北互法官做客《焦点访谈》:“按键”伤人?法律“亮剑”!
2023-07-14 20:2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图片

点击上方北京互联网法院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俗话说“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网络暴力虽然不同于现实中的拳脚相加,但是在网络空间中用文字、图片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伤害和侮辱,一样可以对他人的现实生活产生恶劣影响,同时污染互联网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治理网络暴力这颗“毒瘤”,营造良好生态势在必行,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瑞罡,综合审判一庭副庭长朱阁做客CCTV1《焦点访谈》,结合案件审理情况解读网暴现象。

 

 

图片

网络暴力给受害人带来的伤害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朱阁法官表示,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网上发声变得更加便捷,十几亿网友容易将网络变成一个放大场,短时间内形成热点事件。

图片

对他人进行肆意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网络暴力行为不时出现。通过梳理近年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网络暴力案件,赵瑞罡副院长指出,此类案件中被告主体集中在网络平台和“网络大V”,也有一些普通的网络用户。这些网络用户往往具有从众心理,认为法不责众,自己隐藏在匿名化的虚拟空间之中,法律不会追究本人的责任。除此之外,一些“网络大V”法律意识淡薄,许多网络暴力事件基于“大V”的转发和评论而进一步发酵升级。

互联网的发展,让网络用户获得了更多元、更便捷的表达渠道,敲敲键盘就能发表意见,但是网络空间一样有道德底线,有法律红线。肆意妄为的攻击谩骂、添油加醋的留言评论,即便是在网络空间里也一样会踩线,造成社会危害。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遏制网络暴力,既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依法治理,同时也需要网络平台负起责任,更需要网民自我约束,全社会各界共同维护网络文明。对于普通人,一旦遭遇网暴,也要依靠法治力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各方共同努力,让网络空间更加天朗气清、风清气正。

 

 

 

视频来源:CCTV1《焦点访谈》

编辑:任惠颖、刘宛月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北京互联网法院


作者:

北京互联网法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