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奋进 喜报频传!京知论文获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一等奖
2022-12-26 10:0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日前,以“人民法院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为主题的全国法院第三十四届学术讨论会一等奖论文定评工作圆满收官。此次定评工作专家评委按照评选规则,并经过无记名投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获奖论文20篇,并予以公示。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助理张忠涛撰写的《走向伟大判决:裁判文书如何实现基于程序正义、实体正义的“表达正义”——基于对裁判文书文体之分析》一文,获评全国法院第三十四届学术讨论会一等奖论文

作者简介

张忠涛,男,1989年5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硕士。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案例分析、人物通讯、诗词联赋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在其他出版物发表案例分析、人物通讯30多篇。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20多次,包括: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第34届一等奖、第32届二等奖、第31届三等奖、第33届优秀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法院系列优秀作品征集优秀党建主题文章,中国绿化博览会“绿博杯”全国征文银奖,“元泰杯”红茶世界征文金奖,“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优秀奖,“吉州窑”新春楹联全国大赛一等奖,河南省“金笔杯”征文一等奖等。

论文提要

本文以伟大判决为导向,以表达正义为贯穿,以文体论为视角,主张基于程序正义、实体正义的“表达正义”是司法活动正义性的第三维,并从多种视角解释其内涵。探察文体特征,分析裁判文书之于论文、公文、宣传文的属性与个性。探求文体成因,主张裁判文书系由这三种邻近文体各自又共同塑造而成的一种独立文体。探寻文体追求,构建裁判文书三种文体属性与三种文体追求的对应关系。探索文体应用,对裁判文书撰写从作者端构建“顺理(事理、法理、情理、文理)成章”四步法,从读者端构建“有感(感知、感悟、感动)而发”三阶法,从工具端明确“按需选用”无定法;划出裁判文书应遵守的语法、修辞、标点边界;明确裁判文书应平衡其整体风格与部分风格、专业风格与通俗风格、规范风格与个人风格。

近年学术论文获奖情况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人民法院提高审判质量、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战略支撑。

截至目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有1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9名“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2名“北京法院司法实务研究专家”;11人先后获评“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标兵”“北京法院司法政务技能标兵”等岗位标兵荣誉;40余人入选北京市政法系统“十百千”人才工程及北京市法学会“百名法学英才培养计划”。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推动首都法院工作新发展,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进一步发挥人才高地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努力造就政治坚定、顾全大局、精通法律、熟悉技术、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产权审判队伍,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凝聚力量。


作者:

知产北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