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北京旧城有一条南北中轴线,北起钟楼,南到永定门,长近八公里。
鼓楼、景山、紫禁城、天安门、前门等建筑,都坐落在这条中轴线上。以南北中轴线为基准,北京城的许多建筑及其名称都是东西或左右对称的。如左安门与右安门、东便门与西便门、东直门与西直门、东单与西单、东四与西四等都是最明显不过的例子。崇文门与宣武门、建国门与复兴门、朝阳门与阜成门、德胜门与安定门、文渊阁与武英殿等,这些名称在含义上也是相对应的。就连景山上的五座亭子,其形制和名称也严格对称。中峰最高的一座名万春亭,寓意北京城内景色之丰富,风光之靓丽。以其为中心,东(左)边第一亭名观妙亭,西(右)边第一亭为辑芳亭,东边第二亭名周赏亭,西边第二亭名富览亭。观妙对辑芳,周赏对富览,登临其上,北京美景一览无余。
▲钟楼 晨声摄影
如果再放眼观察,北京市现辖的十六个区县名称,可以分成八对:东城对西城,海淀对平谷,丰台对朝阳,昌平对通州,怀柔对顺义,大兴对延庆,房山对密云,石景山对门头沟。这样的区县地名结对,不仅在字面上大体合乎对仗要求,而且在地名含义上有的也密切相关,尤以怀柔与顺义、大兴与延庆较为典型。
总之,北京的许多城市建筑与地名的严整对称这一特点,显示出北京历史文化的精深与高度和谐。这是北京长期作为我国都城即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结果。丰厚而辉煌的历史文化为北京实现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文章出处:《北京文史》2011年第一期《金元明清定都北京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尹钧科,市文史馆馆员,市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