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社会中,同样年纪的老年人,有的可以去跑步、跳舞;有的却四肢无力,步行缓慢,易跌倒,需要人照顾。而后者很有可能是老年人的肌肉正在快速流失导致的,即肌少症。
1
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Sarcopenia):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肌少症与活动障碍,跌倒,低骨密度及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是老年人生理活动逐渐减退的重要原因和变现之一。
2
肌少症的原因
老龄化
老龄化过程中,人体成分发生重要变化,比如肌肉量逐渐减少,从30岁开始,骨骼肌肌量每年减少1%~2%。
活动少
老年人长期卧床不动或久坐,活动强度不够会导致肌力下降。
疾病
①卒中后,进食种类减少、运动受限、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原因,促成肌肉衰减。
②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造成肌肉内蛋白质合成及降解失衡。
③慢阻肺,可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减少合成蛋白的反应,造成骨骼肌损耗。
④癌症本身高代谢及其治疗副作用,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引起肌肉萎缩。
⑤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引起肌肉衰减。
营养摄入不足:老年人可能由于牙齿功能减退、胃肠功能减退、食欲降低等原因,清淡饮食,食物中的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肌肉蛋白合成受阻,加速肌肉衰减。
3
判断肌少症的方法
肌量评估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是目前评估肌量最常用的方法,依据身体成分对X线吸收率不同来区分骨骼和软组织,可精确区别全身和局部肌肉、脂肪和骨骼量,且费用低廉,放射剂量小。
肌力评估
评估肌少症患者的肌力时,最常采用的是简单易行的握力测定法。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建议诊断切点:男性<26kg、女性<18kg为肌力减弱。欧洲肌少症工作组建议诊断切点:男性握力<30kg,女性握力<20kg为肌力减少。
肌肉功能评估
评估肌肉功能的方法较多,最常用的包括简易机体功能评估法(SPPB)、日常步速评估法、站起步行试验以及爬楼试验等。SPPB一共有三项内容,分别是三姿平衡测试、步速测试、椅上坐-站测试,SPPB是美国国家衰老研究院认可的老年人评定项目,应用较为广泛,单项测试分值为4分,总分为12分。若总分≤8分,则肌肉功能下降。为提高测试的精度,每项测试通常重复测量2-3次,取最短时间值。较低的SPPB得分预示着老年人未来4年住院和死亡的可能性较大。
(1)三姿平衡测试:该测试要求受试者用三种姿势站立,第一种姿势为并脚站立,第二种姿势为前脚脚后跟内侧紧贴后脚脚趾站立,第三种姿势为双足前后并联站立,受试者可用手臂或其他方式保持平衡,但不能移动足底。评分标准:第一种、第二种姿势站立超过10s得1分,少于10s得0分;第三种姿势站立超过10s得2分,3-10s得1分,3s以内得0分。
(2)步速测试:要求用胶带在地面标注4m的直线距离,测试区域前后保留2m的无障碍空间。受试者可借助拐杖等工具完成4m行走(鼓励尽量不用),要求受试者用平常步速。评分标准;≤4.82s得4分;4.82-6.20s得3分;6.21-8.71s得2分;>8.70s得1分;不能完成得0分。
(3)椅上坐-站测试:受试者坐在距地面约40cm的椅子上,椅子后背靠墙。要求受试者双手交叉放在胸部,用最快的速度反复站起-坐下5次,记录所需时间。该测试可反映老年人的的下肢力量、协调性以及平衡能力。评分标准为:≤11.19s得4分;11.20-13.69s得3分;13.70-16.69s得2分;>16.7s得1分;>60s或不能完成得0分。
当符合(1)+(2)或(1)+(3)或(1)+(2)+(3)时,则可以确定你患上了肌少症。
如果没有专业的测量工具,我们也可以通过小腿肚测量法(指环测试),通过测量小腿围度,判断肌肉情况。具体方法为:坐在椅子上,让大腿和小腿成90度,双脚自然放在地面上,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环绕围住小腿最厚的部位,看是否能完全环绕住。无法圈住小腿,说明患肌少症的风险较小;能环绕住,或还有剩余的空间,说明有患肌少症的风险。
4
肌少症怎么预防
运动疗法
运动是获得和保持肌量和肌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推荐肌少症患者在营养补充的基础上进行抗阻训练,并同时联合有氧、拉伸和平衡运动以改善躯体功能。研究证明:5个月以上的长期运动锻炼(每周≥3次,40~45min/次)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其中抗阻运动 20~30分钟(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可明显改善预后。
营养疗法
对于非肌少症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建议每日摄入1.0~1.2g/kg·d的蛋白质以预防肌少症的发生。
明确诊断的肌少症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推荐达到 1.2~1.5g/kg·d。
对合并严重营养不良的肌少症患者每日蛋白质则需要补充到1.5 g / kg·d以上。
注意蛋白质摄入需平均分布于每日的3~5餐中。
药物应用
活性氧可直接破坏肌肉组织,因此,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在治疗肌少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D可触发肌肉蛋白质的合成、骨骼肌细胞增生、骨骼肌纤维数量的增加,推荐补充维生素D700-1000IU/天。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