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大境门外侧不但有察哈尔特别区都统高维岳1927年所书“大好河山”匾,在其下方还有一“大境门”三字石匾。如果说“大好河山”匾既有书写者,也有题写时间,比较规范的话,那么“大境门”匾则既无书写者,也没有书写时间,因此更容易引人遐想。
有人说这三个字是顺治元年(1644年)六岁皇帝的手笔,但笔者在所见到的历史史料中均没有发现有关记载。倒是在顺治实录里发现了当时福临不认识汉字的记载。因此,“大境门” 三字不可能是顺治皇帝所书。如果真是这样,康熙皇帝驻跸大境门时,一定会顶礼膜拜。民国十六年(1927年),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也不会将其题字悬于“大境门”三字之上。其时,虽然清朝皇帝被推翻了,但文人的基本礼数不会改变。其实,这块无上下款的大境门石匾,很可能是无名氏的平常作品,其中并没有多少故事可讲。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是这块石匾是什么时间砌筑在大境门上的。笔者注意到,1927年高维岳题写“大好河山”匾之前,大境门照片都取景于大境门内侧,而1927年之后大都取景于大境门外侧。1927年前的照片有:美国亨利·j·波兹威克摄于1909年的大境门与英国探险家布思卓女士1913年拍摄的大境门。这一情况值得注意。因为不管什么人取景时都要取最好的景,摄影师不取大境门外的景,说明内侧比外侧景观好。而如果外侧此时已经砌筑了“大境门”石匾,人们一定会拍下这一可以证明所拍景物名称的镜头。为此推测,1927年前的大境门外侧不一定有这块石匾。这块石匾很可能是与 “大好河山” 匾一起砌筑上去的。
大境门石匾的这些不确定处,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遐想,放飞思绪。张家口新闻网(韩祥瑞)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