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张家口天净云白、清爽宜人,总有游人结伴走进张家口工业文化主题公园,重温城市记忆,探寻张垣前世今生。
2022年2月3日 , 冬奥火炬传递到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在 “城市轨迹”的大主题下, 向世人集中展示了奥运文化和工业文化。
“京张铁路拉来张家口半座城”
走进工业文化主题公园,京张铁路轨道贯穿公园。
沿轨道一路向前,仿佛看到一条黑色巨龙喷着浓烟,咆哮着向前滑动;加速,再加速,伴随着车轮和铁轨的碰撞声,渐渐消失在人群的视线中……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国有化铁路,也是张家口人永久的骄傲,就是这弯曲的铁路让张家口一脚迈进了现代城市的行列。
清朝末年,张家口发展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以张家口为集散地的张库大道不断发展壮大,但运输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商道发展的瓶颈,1904年,清政府决定筹建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经过五年施工,1909年建成,施工时间比原定缩短了两年。京张铁路投入运营后,仅7年就延伸到大同;又经5年延伸到包头,成为一条连接西北与中原腹地的主动脉。
随着京张铁路的建成通车,张家口经济飞速发展,煤机厂、探机厂、毛纺厂、双星鞋厂等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不断壮大,从而有了 “京张铁路拉来张家口半座城”的说法。
现在京张铁路虽已停运,但在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内,以京张铁路原有铁轨为场地肌理,把工业文化和奥运文化融入到景观规划中,成为见证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重要城市地标。
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轨迹”
站在工业文化主题公园老铁轨举目远眺,可以想象,曾经车站内,汽笛声声,机车轰鸣,货场里,传输带高速运转,龙门吊装卸不停,岁月好似近在眼前。
在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完整走一圈, 你会发现, 公园以工业文化为主轴, 由三条带状绿地组成, 呈京张铁路 “人” 字形架构。 以 “传承张垣历史文化、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为主题, 公园通过京张铁路文化区等5大景区、 “小蛮腰” 灯光塔等8大景观及近80件工业、 交通运输业的老物件讲述塞外山城的前世今生, 展望冬奥之城的美好未来。
公园内规划设计了火车头广场区、南口货场区、 京张铁路文化区、 奥林匹克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等多个主题功能区,建设了智能健身步道、动感单车运动场、内燃动力剧场、标准门球场、蒸汽朋克乐园、下凹式活动场等休闲娱乐场地。每天,都有市民在不同区域进行休闲健身活动。
据工业文化主题公园书记麻志成介绍,公园在设计之初, 以张家口工业文化为思想灵魂, 充分保护工业文化遗存, 保留历史文脉, 通过蒸汽时代火车头、 工业机械设备、 南口货场龙门吊等一系列能代表桥东工业进程中的典型遗存符号, 展示我市工业底蕴, 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空间形态符号。
如今,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已成为我市地标性建筑,日均接待本地及全国各地游客近万人次, 先后多次获评省级国家级园林风景、人居环境大奖。
冬奥火炬传递“打卡”公园
“快来给我合张影, 这是火炬手乘坐的小火车……”在公园内 “瑞雪迎春”主题装饰车身的电动小火车成为市民争相观赏、打卡景点。
2022年2月3日 , 冬奥火炬传递到工业文化主题公园,第一棒火炬手从公园北门的冬奥会倒计时牌处起跑,火炬沿途经过奥运五色树、桥式龙门吊、 “小蛮腰”奥运灯光塔、蒸汽飞马雕像、詹天佑铜像等奥运和工业主题景观,最终回到北门的冬奥会倒计时牌处收火。
火炬传递当天,有两棒火炬手乘坐经过改装,以 “瑞雪迎春”主题装饰车身的电动小火车,在京张铁路原铁轨上进行。如今小火车将会被保留下来,成为工业文化主题公园新的一景。
为方便游客园内观光 “打卡”, 今年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内新增了观光小火车,红色的车身, 充满了复古感。 每当小火车发动,就会有 “铛铛铛”的声音响起,因此,小火车又被游客们称为 “铛铛车”。 今年6月,工业文化主题公园还开通了观光研学专线,数百名师生先后乘坐 “铛铛车”, 在桥东区“红色基因” 宣讲团成员及导游的全程讲解下,学习京张铁路知识。
搭乘 “铛铛车”一路向前,公园内奥运五色树景观建筑,象征着奥运五环; “小蛮腰”奥运灯光塔变换七色光影;五彩迎宾通道,奥运元素与奥运氛围依然处处可见。
后奥运时代,工业文化主题公园,以其别具特色的景观风貌, 传承着张垣历史文化,弘扬着奥林匹克精神。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吕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