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产业委联席秘书长叶毓睿:数字人一分创建、九分运营
2022-10-27 15:3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一、 数字人主播,方兴未艾

在近期众多媒体报道中,不少媒体运用数字人等技术手段,为用户带来了新的体验,也为报道注入科技“创新力”,展现了交互和展示、AI等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前沿成果。包括新华社的“新小浩”和“新小萌”,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时间小妮”,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小漾”,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的“聪聪”“康康”,川观新闻的“小观”,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泉小荷”等,红网和时刻新闻等媒体的总编辑用数字分身作为栏目主持人,与在北京的代表远程连线,进行互动交流。

例如:新华社推出《AI主播读新闻》系列短视频,打造的AI主播“新小浩”“新小萌”,通过语音合成、唇形合成、表情合成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克隆”出和真人主播类似的虚拟数字人,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播报相关权威新闻。

二、 数字人,重在运营

数字人应用场景中,无论是数字员工,或者虚拟主播等,重在运营;一分创建、九分运营。如何构建、维持数字人的人设(具有一定人格特征),扩大数字人的影响力,用于企业运营、营销,其实是一个挑战更大、成本更高,但意义更大的课题。是自己运营,还是外部运营,也值得深思。

元宇宙是前沿数字科技与人类智慧的集成体,正加速推动产业变革,引领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于发展中国数字经济有着重要意义。2021年11月11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下称“元宇宙产业委”)揭牌仪式正式举办,获批成立是在2021年10月15日,元宇宙产业委是全国首家获批的元宇宙行业协会,致力于推动元宇宙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于元宇宙和数字人,元宇宙产业委员会联席秘书长叶毓睿曾表示:元宇宙发展道路漫长,现在可能只是1%-2%,要有耐心,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

一方面,虚拟人或数字人的生存和发展值得关注。包括数字人的穿搭、形象、人设等,身份和经济系统的构建,娱乐、社交、情感需求等可能率先突破。数字人的好处是人设永不崩塌,可7x24小时工作。例如现存或已故名人的数字化身、虚拟偶像或主播以及智能客服等。此外心理需求,如老人陪聊,与过世的亲朋好友对话,心理陪伴等也可以通过虚拟人的形式实现。

另一方面则在于数字孪生。数字孪生能够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元宇宙。“例如虚拟制造,汽车车头的碰撞实验,虚拟环境做2000次准确率超过90%的车头碰撞实验,真实车辆在相同时间内只能做40次。效率提升了50倍”。

此外,IT基础设施同样值得关注。构建虚拟世界,需要有物理世界的能量输入,也即IT设施(如计算、存储、网络、AI和边缘的算力等)是基础。

最后,Z世代人将是元宇宙消费的生力军,他们生在物质相对充沛的时代,更注重精神需求。

(文/叶毓睿)


作者:

元宇宙共识圈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