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设是附在城市机体的一块块“疮疤”,不仅严重影响市容和公共安全,更挤占城市发展空间,影响群众生活,损害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拆除违法建设,法律有要求、发展有需要、群众有呼声。
自拆违创无工作启动以来,后沙峪镇拿出斩钉截铁的态度、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务求实效的精神,倒排工作进度,明确时间节点,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坚持拆除违建“一把尺子、一个政策”,切实做到零遗留、无缝隙。
该违法建设位于裕安路与双裕北街西南侧。总建筑面积6301.02平方米,建有一层混合结构房屋16处、二层砖混结构房屋4处,因该违法建设未能提供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手续且存在安全隐患,被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顺义分局认定为违法建设。
该违法建设严重影响了土储地块上市,对财政造成巨大损失,并侵占部分非机动车道,影响周边群众正常出行,部分违法建设位于高压线下,存在安全隐患,且数次拒绝自行整改,对该违法建设拆除工作群众呼声强烈。后沙峪镇先后向该违法建设相对人送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限期拆除决定书》《催告通知书》,但一直拒绝执行,对此送达《强制拆除决定书》。8月13日,后沙峪镇依法启动强拆工作。
8月13日,地区党委书记李强,地区党委副书记、镇长孔祥伟等全体班子成员到违法建设强拆现场检查拆除工作进展情况。
李强强调:该违法建设严重侵害群众利益, 各部门要深刻认识违法建设带来的危害,做到依法拆违、和谐拆违、高效拆违,确保还路于民;拆除过程中,要把 安全放在第一位,开展好现场安全防护、安全作业的检查,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确保人员、机械设备的安全作业,同时要清点好违法建设内的物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洒水降尘,避免扬尘污染;要加强拆违后地块的统筹利用,积极谋划好治违的后半篇文章,尤其是加强拆违后土地资源的梳理整合,结合地区发展实际,科学高效推进地块升级利用,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做好强拆准备工作,8月12日,后沙峪镇召开工作部署会,对违法建设相关拆除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拆除期间安全稳定、顺利进行,地区党委副书记、镇长孔祥伟等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抢抓时间,在安全排查落位、安保力量就位、工具设备到位的基础上,稳妥有序拆除违法建设,同时要紧盯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加强部门业务指导,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依法依规加快推进违法建设上账、拆除、销账等各项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拆违创无”任务。
宣传拆违政策、约谈违建企业……后沙峪镇针对该违法建设多次实地调研,并约谈相关责任人,同时告知相关人员尽快搬离。 “前期我们对违建属性、建设时间以及土地性质等方面进行调查,夯实法律依据。 ” 工作人员表示。
8月13日上午5时许,筑梦君在现场看到,违法建设东侧侵占了裕安路非机动车道,墙体破损老旧,部分建筑位于10KV高压线下, 且未配备消防安全设施。为确保周边群众出行安全,工作人员提前对道路进行封闭,并引导周边车辆尽快驶离现场。
为确保拆除现场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每位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均需进行测量体温,并扫描北京健康宝二维码。上午6时,工作人员反复确认违法建设断水断电断燃气,且无人滞留后,向相关人员及群众现场宣读《拆除决定书》。
随后,三台大型机械和两辆洒水车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陆续来到现场,从违法建设北面进行破拆,同时 将临近道路的违建墙体勾倒,避免散落到路面上。 为减少拆除工作中产生的扬尘,工作人员引导两辆洒水车提前对楼体外墙进行湿化,并采取斜交叉喷射的方式,将水幕面积扩散到最大,避免扬尘污染。目前违法建设正在拆除中,预计两日内拆除完毕。
下一步,后沙峪镇将进一步加大“拆违创无”力度,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确保拆出和谐稳定、拆出绿色本底,助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王浩渺
摄影:李黎明
撰稿:李黎明
编辑:李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