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热土,用镜头记录村庄变迁,用实践助力乡村振兴!”顺义高丽营一村村民用自己手里的相机记录着一村的变迁,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建设一村拾光小院和老照片博物馆,并带动引领一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振兴,6年来,康学松正在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与一村村民一起描绘创城的美景,共同记录一村美好故事,也为一村助力乡村振兴默默付出贡献……他,就是高丽营一村村民眼中的“新乡贤”。
01.打造文旅休闲小院,助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
1964年出生的康学松,是一位国内屈指可数的银盐照片传统手工上色的摄影艺术家,也是一位影像收藏家。来到高丽营一村后,康学松建设一村老照片博物馆,并逐步将自己的住所打造成为文化小院儿,用来展示各种摄影作品、收藏老照片及多种老物件,供村民和游客免费参观,让人沉浸式感受摄影的魅力。来过这里参观过的村民说道:“康学松老师的这个小院很有文化气息,老照片博物馆里灯光、背景、道具一应俱全, 每个房间的风格都不同,总能让人回忆起青葱岁月的曼妙时光,情怀满满!”时光小院免费向村民和游客开放,在每个天气晴好的午后,常常会有游客和村民驻足于此,或休闲漫步,或饮茶畅聊,或参观影展,或享受美好。南来北往的人群在这个小院里,在熟知一村近年来创城变迁的同时,也知晓了一村有关林木种植、富硒小麦、水产养殖等等特色经济产业。”拾光小院”俨然成为了一村一处重要的文化传递交流“窗口”,成为一村一处靓丽的风景。在助力的乡村振兴的路上,康学松正在用自己的实践,逐步探索一村文化产业特色之路,为一村文化产业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02.投身公益志愿服务,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貌
“家乡的变化,村民的认可,让我更有参与感”来到一村后,康学松主动帮助一村村委会筹建爱心书屋,并主动把自己多年珍藏的书籍捐献给村里,放在爱心书屋,供村民们免费借阅。此外,他还利用周末时间为全村村民免费拍摄全家福,记录每户村民的幸福感,并总能及时地为村里的老人或行动不便的村民上门解决生活中他能帮助解决的事情。村民庞国山说道:“康老师为每家每户拍摄全家福,对村民们都很热心,也很有耐心,我们每位村民在他这里都体会到了实实在在幸福!”对于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康学松,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每当有村民向康学松请求帮助时,他总会乐此不疲并耐心地向村民伸出热情之手,他身上的那股志愿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在康学松老师的带领和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和年轻人自觉加入到一村公益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村民的共同参与、积极投身的劲头,也慢慢形成了形成了一村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2021至2023年,一村的变化和然在发生,有关康学松老师和一村村民的故事仍在续写。
03.积极发挥摄影特长,主动支持和宣传一村创城工作
由于对摄影技术的多年沉淀和积累,康学松总是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细节,常常用自己手中的相机镜头记录并传递创城的变化。自2017年开始,康学松在一村开始收集老照片,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用独特视角记录了下来。创城以来,他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记录了一村污水改造的进度、村庄道路的变化,村里先后修缮篮球场、如意公园、高下剧场等基础服务设施,以及村民唱评戏、组建模特队等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美好。2021年,他甄选精品照片,制作成“创城和谐号”影展,在一村主街展示。“我拍了有几千张照片,精选出1000多张,展示出了村里的新貌,村里的变化我全都见证了,一村最美的东西,最美的人,全部都记录在我的影像之中。”康学松笑着说道。6年来,康学松的脚步遍及村内每个角落,拍摄数千张照片记录该村“创城”过程中的变化,并借此绘就了“创城和谐号”。每当有人和康学松聊起为村民拍照助力创城的这件事时,他总会笑着回复说:“我参与,我记录,我快乐”。
“共创文明城区,共助乡村振兴,共享美丽顺义!”正如高丽营一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所言,全体村民在康学松的老师的引领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建设美好家园,大家也正在康学松老师的影响和鼓励下,步履铿锵,朝着创城的美好曙光和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昂首阔步,止步不前。
作者:高丽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