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向纵深开展,8月11日上午,“人和海淀”普法宣讲团走进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别开生面的普法宣讲活动。活动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孔令彦主持,线上线下近千人参加。
宣讲开始前,海淀法院政治部主任戴国简要介绍了海淀法院和“人和海淀”普法宣讲团的情况。戴国主任谈到,海淀法院是市高院授予的“北京法院科技创新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始终致力于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创新发展。2021年,海淀法院组织成立“人和海淀”普法宣讲团,已开展“法律十进”活动200余次,惠及辖区群众6万人,并在街道成立了专门的普法驿站,获评海淀区2023年终身学习品牌。基础测绘、专业测绘和地理信息行业关系着科技创新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天时、地利、人和”,正是海淀法院与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共同愿景,也是“人和海淀”普法宣讲团的长期目标。
随后,戴国主任代表海淀法院向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赠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书籍。
12368的正确打开方式
基层治理主体在矛盾纠纷的源头进行预防、调处和化解过程中,遇到法律上的困难和问题该怎么办?海淀法院政治部工作组组长周元卿介绍了北京法院12368“一号响应”诉源治理工作情况。
12368是什么?谁可以拨打12368热线诉源治理专线?如何正确拨打?拨打后,法院会法院通过哪些方式提供指导或协助?周元卿组长结合实际案例,围绕12368热线诉源治理专线的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及接入流程、响应方式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人和海淀”普法宣讲团的功能,邀请大家通过12368热线“下单”普法“大餐”。
身边有哪些刑事犯罪风险?
危险驾驶、故意伤害、电信诈骗等情形离我们的生活远吗?应如何防范?
刑事审判庭法官高曼洁围绕交通安全类、赌博类、人身伤害类、扰乱社会秩序类、财产犯罪类、职务犯罪类6大类别,以《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刑事犯罪风险分析》为题进行普法宣讲。课程深入浅出,从法条入手,结合AI换脸术电信诈骗、交易型受贿等现实案例,就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生活中可能面对的刑事犯罪风险进行了分析和提示。
宣讲结束后提问环节,宣讲团与现场听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海淀法院将不断提升普法宣传水平、创新普法宣传方式,与辖区单位一道,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天时、地利、人和”。
课程回顾: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刑事犯罪风险
交通安全类之危险驾驶罪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扰乱社会秩序犯罪之妨害公务罪、袭警罪
妨害公务罪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袭警罪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财产犯罪之AI诈骗罪
AI生成内容“类人性强”,易引发诈骗类犯罪。因“百科全书式”聊天机器人能高度模拟真人口吻,具有极强的“类人性”,更容易让人产生信赖,对话人在接收“答案”时也在无意识中受到引导,易引发感情类、财产类诈骗。如通过ChatGPT生成完整的诈骗套路话术,把ChatGPT包装成“虚拟角色”,使受害人误以为自己“坠入爱河”并遭受诈骗。
当前出现了众多名称中包含“ChatGPT”字样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网页、手机应用,上述“山寨版”ChatGPT虚假链接,通过吸引网民点击链接或下载使用,误导网民填写个人信息甚至进行付费,存在损害用户财产利益的风险,可能涉嫌诈骗罪;另有以投资AIGC类应用等新技术为名目吸收资金的违法犯罪行为,如以“元宇宙”代币为噱头进行传销犯罪等,可能涉嫌非法集资、非法传销和诈骗罪。
摄影/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