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摩托骑行已成为道路出行“新时尚”,也成为众多旅行爱好者的“新风潮”。虽然摩托车机动灵活、方便快捷,但飙车“炸街”、乱闯红灯、饮酒超速等违法违规行为也增加了道路出行隐患。那么,在金秋骑行赏风景的同时,哪些不良骑行习惯会触犯刑事法律的底线呢?
醉酒骑行摩托车 是“任性”还是“酒驾”?
小丽因热爱旅游,在还未取得驾照的情况下就骑着摩托车与朋友一同到郊区摩托骑行。途中,一行人到餐馆休息就餐,小丽主动要求喝点酒助助兴,并称已做过“攻略”,这段路不会有交警查车查证。饭后,小丽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警方认定小丽负事故全部责任。当日17时,医务人员抽取小丽体内静脉血并留存,后经公安交通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该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06.4mg/100ml,已达到国家人体血液酒精含量标准中规定的醉酒标准。小丽明知他人报警而在现场等待,到案后如实供述上述犯罪事实,且已赔偿事故相对方。人民检察院对小丽以犯危险驾驶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小丽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人民检察院指控小丽犯危险驾驶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指控罪名成立。小丽醉酒后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责任,依法对其从重处罚。鉴于小丽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具有自首情节,自愿认罪认罚,且已赔偿事故相对方经济损失,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并宣告缓刑。法院最终判处被告人小丽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罚金六千元。
【法官说法】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官提醒】
根据规定,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生活中,很多人误以为“酒驾”只针对汽车等“机动车”,那么,酒后驾驶摩托车是否属于“酒驾”呢?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解释,“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摩托车是指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具有两个或三个车轮的道路车辆,通常在路面上见到的两轮摩托车或三轮摩托车均属于机动车,均应当按照交通管理法规要求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行驶,饮酒或醉酒后驾驶摩托车同样会受到相应的行政或刑事处罚。
而醉酒驾驶摩托车的,是明知自己的醉酒驾驶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状态的发生,给他人的生命、身体或财产带来潜在危险,是危险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摩托骑行者需要严格按照“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拒绝酒驾、遵守交通规则!
摩托狂飙“炸街”炫技 是“耍酷”还是犯罪?
晚上9时左右,摩托骑行发烧友大田为向同行摩友炫耀新改装的二轮摩托发动机,加速在道路上连续轰鸣行驶,却被正在巡查的交通大队警察发现。在警察示意其停车接受检查时,大田拒不配合并加速驾车驶离,期间多次闯红灯、长时间逆行,最高时速达120到150公里每小时。当日晚10时许,大田被警察抓获,人民检察院对大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大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的后果,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人民检察院指控大田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大田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认罪认罚,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最终判决大田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法官说法】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二)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三)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四)使用其他机动车的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第一百条规定, 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收缴,强制报废。对驾驶前款所列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驾驶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出售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的,没收违法所得,处销售金额等额的罚款,对该机动车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理。
【法官提醒】
摩托车“飙车炸街”不仅危害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也挑战人们的忍耐度与法律的底线,看似“速度与激情”,其实是拿生命在赌注。而“飙车炸街”通常表现为超速、非法改装车等情节,车速过快、车辆操控不稳、驾驶环境判断力减弱,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极速狂飙炸街行为,一方面产生噪声可能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并侵犯到公民享有的安宁权。另一方面违反道路安全法规、治安管理等相关行政法规。
更为严重的是,出于竞技、追求刺激、斗气或者其他动机,在公路、城市道路或者其他道路上快速追赶、竞相行驶,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涉嫌危险驾驶罪。驾驶机动车在人员车辆密集的时段、路段,冲撞行人、车辆或高速冲闯红灯路口,足以危及周边过往不特定人员车辆的人身或重大财产安全的,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因此,道路不是赛车场,驾驶摩托出行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自觉抵制“飙车炸街”之风,坚决杜绝违法扰民行为,自觉维护良好的道路通行秩序,切勿以身试法。
摩托相撞致人死亡 代价惨重追悔莫及
小明驾驶普通二轮摩托车在假期旅行,因天晚视线不清,与大强驾驶的普通二轮摩托车相撞,造成大强倒地受伤,于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交警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小明在快速车道内行驶后未确保安全行驶的违法行为,与本起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因果关系,是导致此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过错。大强驾驶普通二轮摩托车违反分道通行的违法行为,与本起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因果关系,是导致此道路交通事故的次要过错。小明为主要责任,大强为次要责任。事后,小明留现场拨打120急救电话,赔偿被害人大强家属30万元,被害人近亲属对小明表示谅解。人民检察院以小明犯有交通肇事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后认为,小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且负事故主要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应予惩处。人民检察院指控小明犯有交通肇事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鉴于小明具有自首情节,且认罪认罚,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并得到谅解,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最终判决小明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法官说法】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第四十四条规定,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第四十五条规定,机动车遇有前方车辆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不得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车辆。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机动车应当依次交替通行。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官提醒】
除了超速、酒驾,摩托车如果不按照规定车道行驶,在人群、车流中穿梭超车、随意变道,也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事故不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害,也可能导致民事赔偿、受到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面临牢狱之灾,造成自己与他人的人生尽毁、家庭破碎。交通规则并不只是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也是对生命安全的保障,驾驶摩托车除了佩戴安全头盔、骑行装备确保自身安全外,还需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集中精力驾驶,要切记骑行不是儿戏,安全才应第一位。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