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前门东区,在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提出“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前门街道邀您打卡前门街道“老胡同现代生活寻访之旅”探访五大点位,沉浸式体验老胡同里的现代生活。
作为前门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里河在2017年迎来了它的古韵新生。这条可追溯到明朝正统年间的河流,这条承载着前门地区数百年历史与文化记忆的河流,在六年前,前门东区启动改造提升后,又回到了大家的视线,并迅速成为了老城打卡的新地标。
在“水穿街巷”的三里河畔,在“平步青云”的青云桥边,青云胡同里还隐藏着别样的艺术天地。由青云胡同23号到29号院落组成的青云贰拾叁艺术中心,建筑面积超过1000㎡,其中既有梅兰芳先生的旧居,也有明清时期修建的关帝高庙。
这个超大型院落群的对面,是具有400年历史的颜料会馆,作为前门地区现存的37座会馆之一,颜料会馆承载了山西省颜料、桐油商人独特的地域文化。它与青云贰拾叁艺术中心交相辉映,一同生动地诉说着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走出这座百余年的历史建筑,再穿过涵养生态的三里河芦苇荡,我们就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踏访过的草厂四条胡同,小院议事厅就坐落于此。深耕十一年的小院议事厅,从2012年的草根萌芽到如今的社区治理特色品牌,燃气切改、美丽院落、车棚改造……这些大事小情在“唠家常”中迎刃而解,也不断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传承发展,“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老城胡同的百姓生活在这里透露着浓浓的邻里情、散发着地道的烟火气。
在这片南城特有的南北走向胡同群中,除了小院议事厅还有一个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地方,那就是社区养老驿站。2018年12月,胡同里200㎡的天地,却为辖区近千名老人提供着照护、供餐、助医等9大类、42项服务。今年,它也升级成为了北京市第三家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示范中心,不断构建着具有胡同特色和医养优势的“胡同静巷养老模式”。
2021年,前门街道三里河至草厂四条被北京市评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示范教学点,这是老北京的新气象、老胡同的现代生活,更是前门故事的绵绵延宕,老街坊过上现代生活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我们在这里期待您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