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 ”,先秦古籍中江东一带,春秋时越国区域,现今浙江区域,古往今来,人杰地灵,中国江南地区历史文化发源中重要的一部分。
“竹 ”,文人四君子“梅兰竹菊 ”之一,越地盛产,文脉天然。古法竹纸作为中国历史上文人使用最多的纸类,为传承中国文化做出重大贡献。
位于前门大街74号后街的“越竹斋 ”来自美丽的杭州富春江畔,其竹纸制造技艺始于南宋,世代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越竹斋「裕」字牌元书纸,始创于明朝嘉庆年间(1539年),是国内迄今硕果仅存的坚持古法竹纸制作技艺老字号企业,“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纸制作技艺 ”传承企业,中国非遗保护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员单位,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游学研学基地。
1539年越竹斋竹纸工艺发源于「裕」字牌元书纸,始创于明朝嘉庆年间。
1950-60s 为国家特别部门生产特贡纸、 日本外交用纸。
1993年更名为“越竹斋 ”,文脉和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转变。
1990s- 复原研发“ 白唐纸 ”,经台商批量销至日本,一时成为日本高端藏纸。
2006年富阳竹纸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竹斋负责所有资料采集。
2011年获批“浙江省老字号 ”企业。
2012年入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2016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CLC)项目试验点。
2018年 成为“ 国家图书馆 ”指定古法竹纸合作单位。
2019年 成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员单位。
2020年 成为北京市“ 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员单位,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理事单位。
越竹斋传承人李法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纸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坚持古法竹纸生产五十余年,为越竹斋竹纸工艺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潘筱英:李法儿嫡传弟子、竹纸技艺非遗第九代传承人、中国非遗保护协会理事、越竹斋主理人。推动竹纸技艺在复原 和创新方面的发展,让古法竹纸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传承上焕发新活力。
做世界上最环保的一张纸
古法工艺-无化工
坎竹、断青、剥皮、断料、泡石 灰水、烧煮、浸泡、打浆、捞纸、烘干等七十二道工序。
自然之道-和谐共生
古法“烘干 ”使用当地竹子生火, 泥墙烤干,燃灰埋进土里成为有机化肥,反哺竹林。手工量产,对空气、水、土没有污染。
科学检测-千年寿纸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科学实验检测越竹斋纸品寿命能越千年。
助力中国纸走出国门,享誉海外
新时代,越竹斋开始做中国人自己的古法纸品牌,并将品牌店开到了日本,让海外知道中国拥有好的古法纸,纸寿千年,现今依然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