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说,来台儿庄没吃过黄花牛肉面,都不算来过。而在古城的清晨,也是从一碗面开始的。
在物质愈发丰足,味觉也逐渐麻木的今天,我们被五花八门的调味料和生活的压力弄丢了好胃口,反而时常怀念那一口单纯清鲜的滋味。
走在古城里发现很多店铺都挂着“黄花牛肉面”。面不动声色,却肆意鲜活。犹如一粒粒星子,点燃了这座小城既粗粝磅礴又细腻真切的市井烟火,造就了台儿庄最特别的平凡与最日常的奇观。
谈笑间,面已上桌,细韧的面条浸在汤汁里,初晨的阳光欣然洒下来,味蕾便更开怀了一点。大概正是因为食物与生活靠得很近,所以能凭借着一撮黄花菜,就能触碰到人们心中最柔软最温情的那部分。简简单单的食材,吃出来的却不是简单的味道。
一碗黄花牛肉面,让胃得到了熨帖。是一碗面,也是台城人家的平淡日常,或许生活的真味,就藏于这一汤一面之间。虽然生活时而对我们不那么温柔,但美食总有办法,将我们治愈。
我很好奇黄花牛肉面的由来,所以便去请教店里的师傅,才知道黄花牛肉面是南北饮食文化融合的结果,牛肉和黄花菜碰撞交流,给台儿庄添了一道美味佳肴。它既有美食特有的精致与讲究,又把日常生活的地气接得实实的。这碗面早已汇入城内的街头巷尾,成为虽不耀眼却又不可或缺的存在。
它不仅仅只是台儿庄人碗里的吃食,承载着人们面对世事的乐观态度,也是化不开的乡愁,黏黏稠稠入心间,久久难忘。这迫不及待的乡愁味,不知会是多少离乡的人忘不了的味道。那是味蕾的锚点,是可以停泊的岸,是家的味道。
若是去了趟台儿庄古城,回头爱上了黄花牛肉面,那大概就是爱上了台儿庄吧。
在台儿庄,自古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每年的夏至,台儿庄人民都会用一碗黄花牛肉面迎接仲夏时节的到来,这碗面承载着这座城的历史文化。
桌列佳肴,宴请八方来客。夏至当天,台儿庄古城内便会以长桌宴的形式进行展示这一碗有着江北水乡独特味道的面,通过味觉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加深对台儿庄的了解。
“乡村好时节·台儿庄黄花牛面文化体验活动”是台儿庄古城结合夏至吃面习俗策划举办的美食文化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深得游客好评。今年夏至,第三届台儿庄黄花牛面文化体验活动将继续和大家见面。
想念不如见“面”,夏至将至,来台儿庄古城好好品尝一次黄花牛肉面吧!那时,心中的所有不快一定会烟消云散。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