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 教师蓄力提升有新招
2023-02-20 16:3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新学期伊始,昌平区教育系统各学校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和研修活动,从师德建设、课程研究、心理教育等多方面提升教师能力素养。

好课深度建设

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将2023年确定为“好课深度建设年”,持续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深度变革,促进新课程、新课标理念落地。新学期伊始,学校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华,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数室原主任、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春密3位教授莅临学校“好课深度建设年之深度学习”论坛并作专题讲座。

3位教授紧密联系中小学实际,深化中小学课堂改革创新,从深度学习、新课标落实、核心素养与教学关系等方面进行讲述,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统筹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育人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课题研究与职业礼仪

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针对学校教师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课题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困惑与需求,邀请到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的奚燕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小课题选题与研究设计》的专题培训活动。

奚老师围绕教师与教育科研的关系、问题与课题的区别以及选题与研究设计这三方面内容进行讲解。通过此次培训活动,老师们获益良多,既树立了对教科研的正确认识,强化了课题研究意识,又学到了丰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此外,学校还特邀北京市政府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专家、中科院国际组织后备人员培训指定专家黄彩子老师进行教师职业礼仪培训。黄老师以多个板块的模式为教师进行礼仪培训指导。包括教师们的个人形象、体态礼仪、交流礼仪、接待礼仪、职业形象等。回龙观西学区所有学校教师线上同步参与培训。

师德素养提升与实践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教师师德水平,昌平区二一学校聘请北京教育学院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张红老师“成为教师意味着什么——专业伦理视角下的师德及其践行”主题培训。马池口阳坊学区多所学校利用腾讯会议一起参加培训。

张老师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引入,讲述了师德的重要性和决定性意义,并解读了何为“好老师”,“好老师”好在哪里等大家关注的问题。带领全体教师重温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让教师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师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班主任带班育人智慧

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华电附小邀请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德育与班级管理中心主任、教育学博士、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班主任学科专家迟希新教授为教师们作班主任工作培训。

迟教授列举了大量的事例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整个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通俗易懂,让教师们明白带班过程中以活动为载体育人的意义,并鼓励班主任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设计、实施能力,把老师告诉学生的话变成学生自己的体验,把老师要灌输的观念变成学生自己悟出的道理,把老师反复的要求变成学生自己自觉的习惯,增强育人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为深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效帮助教师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昌平区第四实验小学开展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解析与管理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专题培训。

本次专题培训特邀昌平区融合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融合资源中心王宏磊主任作讲座。王主任分别从心理融合教育的基本原理、校内心理融合教育支持安置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家校共育关系的重塑与巩固等几部分内容,结合互动和身边熟悉案例为老师们生动解析。既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性格心理行为特点,对教育教学提出科学性的建议,又帮助教师进行自我心理健康状态分析,有效促进了教师职业发展。

教改的实践与思考

新学期伊始,百善学校校长张丙益为全体教师作题为“教改的实践与思考”校本培训。张校长从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入手,引导老师们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材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等,希望每位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建设者、引领学生发展的示范者。

张丙益校长谈到教育改革,用“煮青蛙的故事”揭示教育启示,鼓励老师们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专业水平。例举“马太效应”,提出对“特殊关爱生”以足够的关爱和重视,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张校长强调理想的课堂体现在舒适的学习环境,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在科学的教材处理,灵活的教学方法;体现在合适的教学起点,真实的教学过程;体现在有序的课堂调控,机智的动态生成……

张丙益校长还细致地为老师们讲解:课堂教学抓什么、课堂教学讲什么、课后作业的布置、校本教研研什么、怎么研等,并通过“感受竹子”的校本课程案例分析,鼓励老师们深入思考,开展项目式、跨学科校本课程研发。

做“四有”好老师,培育时代新人。

 

素材来源:昌平区各相关学校

编:婉秋

审:王丽梅


作者:

昌平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