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未来 丨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培养昌平需要的人
2023-03-29 17:4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昌平职业学校围绕昌平区内的产业新发展、职业新生态、岗位新要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昌平区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昌平职业学校致力于培养出昌平真正需要的人才与新兴力量。为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学校将岗位实操前置到教育教学中,将企业需求嫁接到培训项目里,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摸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反复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景欢欢

质量检测专员

现就职于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景欢欢,是一名质量检测专员。2018年实习,2019年7月份正式入职。2019年从北京昌平职业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质量检测专员,主要工作是对公司生产的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出厂检验。从协助他人工作,到独立完成全部检验流程并负责独立项目,景欢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身份上的转换。

如何做到短时间内创造出如此巨大的成绩呢?

景欢欢

(昌平职业学校 学生)

我们在校期间有校企合作、实习和针对企业需求方面的一些学习,在正式入职以后就能基本上独立完成工作。非常感谢昌职学校老师对我的培养,感谢校企合作模式能够让我快速胜任这一份工作。

高鑫

生物与健康系主任

昌平职业学校 党委委员

校企合作是把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日常的教学课程,精准化培养人才,把企业的一些工作项目带入课程后,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都有所提升,学生适应企业岗位能力也在快速地增强,得到企业认可的优秀的毕业生,一年左右就能成为班组长 或实验研发助理岗位,这种培养模式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的认可。

近年来,昌平职业学校围绕辖区产业布局而“转”,市场发展需求而“动”,主动对接“生命谷”内生物医药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将工作实操前置到教学中,进而提升与区域企业发展的契合度。

“将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是昌平职业学校始终如一的办学使命。立足于昌平“生命谷”内生物医药企业集聚的优势,让人才培养同产业需求高度契合,昌平职业学校与万泰生物成立“万泰生物启航”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20余人;与博晖创新、扬子江海燕、华润三九等企业开展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累计培训企业员工260余人;成立昌平区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学院,与15家生命科学园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建设生物医药产教联盟、开放型产教融合实验室,并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肖增鑫 学生

(昌平职业学校)

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习生

来到公司后,我发现工作环境和以后的个人发展都特别好的,我以后肯定会继续在研发或试剂检测的岗位发展下去,提高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学校和企业搭建的平台上,努力实现我的目标。

于淼

人力资源部总监

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经济、实用、稳定。

经济是指这种方式为企业降低了人员培训成本,学生在学校期间已经植入了企业相关课程、实操课程,大大地缩短了入职后的磨合期。

实用是指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人才,上岗即能用。比如学校会根据企业实验要求,在学校建立仿真实验室,学生能进行实训,到了企业后学生上岗就能进行操作,这个是很实用的。

稳定是指企业跟学生接触前移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对企业熟悉度、认同感强,入职以后这种员工是相对稳定的,对企业梯队建设方面很有益处,是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多元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在未来,随着“生命谷”的建设发展,特别是生命科学园三期一批重大医药健康项目的陆续建成,昌平职业学校也将探索、尝试职业教育的新型培养模式,努力构建匹配“生命谷”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既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又为昌平区高质量发展贡献职业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教育为民、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责任和担当。职业教育不仅要面向学生开展,也承担着社会劳动者技能水平的再培训再教育工作。

3月初,昌职——福田用工对接培训示范班开班仪式在昌平职业学校中德汽车文化交流中心举行,本次培训班为期5天,专为初级或零基础人员开设,对接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了汽车喷漆、汽车装配及车身焊接三个培训项目。

在车身焊接的课堂上,汽修专业的时景来老师采用理论学习加技能训练的授课模式。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一课中,时老师从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两方面进行了理论知识的讲解,随后立即带领学员转到操作间,让学员们亲自体验焊接前防护服的穿脱流程。

时景来

汽修专业教师

昌平职业学校

我是先跟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以及岗位要求,针对需求做课程设计,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复实践过程中提升技能。比如在焊接过程之前要做防护,防护要从脚一直到头部进行,拆卸防护要从头部一直拆卸到脚部这个顺序,都是有要求的,学员实践之后,对安全认识更加深刻。

许玉琢

学员

学员许玉琢,对焊接很感兴趣,曾经从事过相关工作,对于此次培训,他有自己的目标和期待。

许玉琢(学员)

在昌平公众号看到了这个培训后,我想试试,我个人目标是先把这个技术学好,最高目标是能进入福田工作。

立足昌平区经济发展,昌平职业学校发挥专业优势,对接驻昌企业的用人需求,“为昌平培养人,培养昌平需要的人”,为昌平企业、行业、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王富利

人力资源部副总监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昌平区人力社保局、 昌职 、福田 、作为政府 、院校和企业第一次合作,进行点对点培训,培训之后,一些有技能的工人直接输入给福田,对于企业招聘和培训节省了很多内容,点对点更有针对性,本次主要选择装焊工、喷涂工和装配工三个工种,后续结合企业机制运行越来越完善,可能还会开展对企业针对性更强的,比如机器人、装调工、维修工、智能网联或者智能制造方面的人才培养。

热点资讯

2023年 天气:晴朗

近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新增专业备案名单》,23所中等职业学校新增45个专业,同时撤销5所学校的18个专业。

▲昌平职业学校撤销专业

▲昌平职业学校新增专业

昌平职业学校新增5个专业,同学们,快来看看,新增的专业里有你喜欢的专业吗?

生物药物检验专业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开设生物药物检验专业,专业面向生物药物检验员、质量控制(QC)等职业,培养从事生物药物理化检验、生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昌平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类企业。专业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生物化学、生物药物理化检验、生物药物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实操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专业与昌平生命科学园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以成立冠名班、学生实习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走进企业岗位,提升专业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生物医药检验行业奠定坚实基础。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物联网相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未来物联网工程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能胜任移动互联相关系统的集成、规划、开发、分析、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组织管理、信息安全防范等与物联网和传感器网络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以校企合作为特色不断加强专业建设,与联想集团共建联想工程师学院,与北京竞业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竞业达科教产城融汇学院,引入高校教授建立教授工作站,引入企业大师建立企业大师工作站,打造混编师资团队,建设理实一体化物联网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训实践需求。

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生产一线的物联网管理员、物联网工程设计师、物联网络配置与管理员、物联网安全管理员、物联网系统建设与维护师等职业岗位人员。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具备“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爱农情怀、工匠精神”,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农业装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管理、设施农业生产装备应用与运维、农业技术员等岗位群,能够从事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农业装备组装调试、管理运维、创新设计、生产经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飞机设备维修专业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开设飞机设备维修专业,专业面向机务维修、飞机勤务等岗位,培养从事飞机航线维护的航前、航后、短停时的飞机机体、飞机动力装置、飞机电气系统的检查、维护、勤务及故障隔离与排除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北京航空器维修企业。专业与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2中高职联合培养,专业课程源于中国民航局CCAR-147航空器基础维修执照培训模块课程,主要开设航空器标准线路施工、飞机结构系统认知与维护、航空器勤务和航线检查、传动部件的检查与校装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民航精神及飞机维修实作能力。专业与北京赫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以成立学徒班、企业工程师授课、学培互融、育训结合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企业岗位,提升专业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飞机维修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化妆品制造技术专业

为契合昌平区美丽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申报化妆品制造技术专业,并与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了“3+2”中高职衔接项目,旨在为昌平区美丽健康产业发展、化妆品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助力美丽经济发展。

化妆品制造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化妆品生产企业、研发企业、销售企业培养人才,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化妆品制造工艺原理、化学基础、化工安全与环保等知识,具备化妆品生产操作、工艺改造、质量检测、设备维护和产品销售等能力,能够从事化妆品生产操作、质量监督、产品检验、设备维保、产品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END

素材来源:昌平区融媒体中心

编:纪茹馨

审:王丽梅


作者:

昌平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