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诗无以言 跟刘老师读诗经丨花开未来
2023-05-08 18:1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在城关小学里,就有这样一位教师钻研诗经、热爱诗经,扎根三尺讲台将诗经的魅力传承给学生们。

“诵读经典,浸润童心”,朗朗的读书声十几年来在城关小学从未间断,自2016年诗词小分队成立以来,语文教师刘月霞深耕《诗经》文化,定期开展活动,让学生们读一读、背一背、演一演,每周至少掌握两首古诗词,帮助学生积累了扎实的古诗文基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同学们整体写作水平,也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诗词小分队中。

刘月霞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孔子曾经说过“不读诗无以言”,这里的“诗”指的就是《诗经》,意思是不读《诗经》永远也提高不了表达能力。其实现在我们很多人对《诗经》的了解是浅尝辄止的,只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也只听说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诗经》,我借助于明月小语坊朗读、讲解《诗经》。

在传授《诗经》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刘月霞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诗经》中字的读音,大多古今音、意不同,教学不好把握,刘老师购买大量不同版本的《诗经》书籍,为了确定一个读音,往往需要翻阅大量参考书籍,工作量异常的繁重。在线上学习期间,诗词小分队的各项活动被迫停止,于是刘月霞老师开始在微信公众号上朗读、讲解《诗经》,将晦涩难懂的古文用自己的方式分享给每一位读者。

凭借着对《诗经》的喜爱,刘月霞克服重重困难,一直坚持着对《诗经》的朗读和讲解。从诗词小分队的学生跟读,到他们带动所在班级的学生跟读,再到全年级、全学校,甚至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家长一起跟读《诗经》。

因为教育教学成果突出,2017年刘月霞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同年,在教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刘月霞语文学科工作坊”。工作坊的成立,对全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跟我一起读《诗经》”已经推送到第240期,刘月霞又有了新的想法,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雅》和《颂》中的宫廷生活并不适合学生理解,刘老师想从《风》这部分挑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理解的20首到30首整理成册,希望能将“小册子”送到每一位学生手里,让大家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昌平区城关小学 校长 陶德亮

刘月霞语文学科工作坊是昌平区最早一批学科工作坊。工作坊的开设对全区的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的培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明月小语坊是学科工作坊的助推器,学生通过云端,既领略了古诗词传统文化的优秀,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刘月霞老师深耕教育将近40年。在朗读《诗经》,讲解《诗经》的过程中,刘月霞老师也寻找到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教师加入其中。在成绩斐然的今日,她依旧怀着初为人师的信念,恪尽职守、发光发热。

END

素材来源:昌平区融媒体中心、城关小学

编:纪茹馨

审:王丽梅


作者:

昌平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