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9所学校51名学生晋级未来工程师国赛!
2023-07-03 17:5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北京市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活动拉开序幕,昌平区共有来自16所学校的102名学生参加本次比赛。

竞赛精彩内容

“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依托STEM教育理念设计,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强调以“学生创新创意创作制作”为主要内容,力求把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相结合,通过真实任务培养青少年综合运用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意微拍“1+1”

强调科技和艺术的完美融合,倡导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再现科技发展历程,着重于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植和创新潜能的挖掘以及艺术素养的提升。今年的主题为:未来城市。

爱创造

爱创造智能作品是内地及港澳青少年STEM创客挑战赛、中英青少年STEM挑战赛的选拔赛项目。该项目通过参赛作品体现“仁爱之心”“创意之光”“造物之美”的“爱创造”理念,充分展示学生创新探索的态度、动手实践的能力、开放共享的理念及对技术的极致钻研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创意花窗

花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窗的一种装饰和美化形式,既具备实用功能,又带有装饰效应,花窗多见于中国古典建筑中,在现代建筑中依然有广泛的应用,多采用古典风格,用以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

木梁承重

参赛队员用制定的材料和符合竞赛组委会规定的工具,自己完成设计和制作木梁,并对木梁进行承重测试与竞赛,有效承重与木梁自重之比越大的作品成绩越高。结构设计是工程师们智慧的结晶,未来的建设需要不断创新结构。选手们用木条构建结构,从备赛到参赛,经历着方案设计、荷载分析、承重测试、模型优化等环节。最终呈现出赛场上“小小一根梁,承载大重量”的结构、力学奇迹。

投石车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的这句名言可谓是家喻户晓。参赛选手用指定材料制作投石车,并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对6个城池的投石。参赛选手们用不断探索,追求完美的态度,恰到好处的力度与角度让抛物射程达到极限,把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过山车

过山车是一项充分体现STEM教育理念,需要参赛者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同时具备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完成的竞赛项目。

无人机

无人机救援任务赛分为两个环节:“侦察火情”和“扑灭大火”。每个环节各需1名选手操纵4轴航拍救援无人机环绕比赛场地飞行1圈,并完成相应的障碍任务。在3分钟比赛时间内,依据完成任务积分和完成时间综合评定比赛成绩。

水火箭

要求用耐压的塑料饮料瓶、塑料膜等材料制作成火箭模型(模型有箭体、箭头、尾翼等部分),并装有降落伞(伞罩等)。

智能创意F1(方程式)

本项目强调创意、手工、智能和艺术的融合。创意F1(方程式)赛车是高仿真车,通过学生团队设计、组装和调试操控的表现形式,吸引着学生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

经过两天激烈的角逐,共有来自14所学校的74名学生获得市级一二三等奖。9所学校的51名学生成功晋级到国赛,将代表北京市参加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全国总决赛。期待同学们在国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项目作为昌平区优势科技项目,充分展现着青少年未来工程师的创意和理念。今后,为推动昌平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究兴趣、提升青少年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技兴国意识,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区教委将继续通过后备人才培养,科技示范校辐射、馆校合作等多路经的活动,引领昌平区各中小学师生共同走向生活化、探究化、创造化课题探究,关注科技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创新与技术的融合;促进昌平区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

素材来源:区教委体卫艺科

编:纪茹馨

审:王丽梅、王凤云


作者:

昌平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