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委保开学项目团队获评昌平区“快干之星”
2023-11-11 11:0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扩建扩容、织补学位,用心用情让孩子“有学上”;

改造升级、引进名校,千方百计让孩子“上好学”。

今年,是昌平区幼升小、小升初入学需求高峰年,学位缺口8000余个。加之北京特大暴雨影响,保开学任务艰巨。为确保新建项目、灾后重建项目等按期完工,全区各学校、幼儿园9月1日如期开学,区教委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保开学项目团队,建立了摸排统计、定期调度会商、督查检查等保开学工作推进机制,压实责任、细化台账、倒排工期,加快保开学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增加学位供给,全区招生工作平稳顺利,新建学校和灾后学校如期开学。获评昌平区9月份“快干之星”

招生入学多点发力

全力保障适龄儿童落位入学

为做好2023年昌平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区教委保开学项目团队提前进行了适龄儿童少年数据信息调查统计。通过对摸底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受国家二孩政策、中心城区功能外溢、地区教育品质提升吸引学生回流等因素影响,中小学学位需求持续增加。通过对毕业生人数和可提供学位数等几个方面因素进行专题研讨,对热点地区开展走访、座谈。针对学位缺口情况,教委保开学项目团队通过加快新建校建设、集团或学区内部调剂、挖掘现有学校内部教育资源、扩建教室、新增区域内教育资源、扩充班级容量等措施,补充学位8000余个。

强化政策解读

创新“一网通办”让家长少跑腿

区教委保开学项目团队通过线上政策解读、答疑会,为家长们讲好方针政策,讲透入学流程。充分运用公众号、网站等宣传平台,展示政策宣传活动进展成效、带动形成良好氛围,提升群众对招生工作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不断创新招生工作方式方法,为家长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居民关心的入学政策、填报流程、申报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政策解读。“多通知、多提醒、多宣传”用心用情做好让家长暖心满意的服务。区教委保开学项目团队进一步优化入学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政务大数据”对比功能,在全市首次、率先实现报名审核线上办理,努力做到“一网通办”,对符合单校划片入学的7000余人全面采取线上审核,让广大家长足不出户,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避免炎炎夏日家长排队现象。

有效应对强降雨影响

确保受灾学校如期开学

在今年暑期北京强降雨中,昌平区共有23所学校受灾,受灾面积4.2万平方米。昌平桃洼地区局部泄洪渠道被冲毁,导致大量雨水通过后窗、空调孔眼涌入桃洼学校檀峪学部幼儿园教学区、服务区,出现大面积积水、淤泥等现象。区教委保开学项目团队和学校教职工组成应急小队,顶风冒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清理教室、服务区的积水、淤泥,抢救物资和设备,对校园内各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对积水严重区域及时调整,尽最大努力保障物资安全。

此外,昌平区特殊儿童教育学校(原校址)在流村校区地势较低,在山洪中严重受损,围墙坍塌,房屋浸泡,设备设施尽毁。这所学校如何重建、近百名特殊儿童能否如期开学,成为一场摆在昌平区教育系统的“攻坚战”。汛情发生之后,区教委保开学项目团队坚持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坚决打好灾后恢复重建和保开学攻坚战。团队成员多次深入一线,到昌平区特殊儿童教育学校现场调度,召开专题会,研究改造方案,坚持统筹推进、专人负责、分步实施等三项工作原则,压实责任、细化台账、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快实施学校迁址重建,利用开学前两周时间,发扬“连续作战、敢打敢胜”的精神,把平稳开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灾后恢复、保开学、安全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确保平稳顺利开学。

在区教委保开学项目团队的辛苦付出下,最终,昌平区教育系统招生工作平稳顺利、新建学校和保开学项目如期完成,受灾学校按期开学。

 

素材来源:北京昌平

审:婉秋


作者:

昌平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