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教室“落户”昌平
2024-05-11 17:2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5月8日,在全国第16个“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一批色彩鲜明,集多项安全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减灾教室竣工并完成验收,正式“落户”昌平。该项目也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市捐建的首批减灾教室。

教室挂牌仪式在十三陵中心小学举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灾害救援项目部项目处长杨加雯、灾害救援项目部项目主管王鑫、计划财务部主管刘钟霖现场参加仪式。

昌平区教委副主任王丽梅、体卫艺科科长刘健鹏、安保科姜树林、卫生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果立坡以及5所项目校校长、主管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项目介绍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17年推出校园减灾教室项目。项目通过引入模拟体验式减灾课程,对学校教师提供能力建设,打造一个可模拟多种灾害场景的减灾教育空间,助力乡村小学防灾减灾教育能力提升。

2023年暑期,昌平区遭受洪涝灾害,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到昌平区调研指导,当得知个别学校受损、部分师生受到灾害影响时,援建昌平区5间校园减灾教室。2023年9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到昌平区学校走访调研。根据受灾程度、区域布局,结合以往开展的减灾教育情况,选定十三陵中心小学、流村小学、巩华学校、西府冠华学校、阳坊学校5所学校纳入援建范围,既包含受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学校,又有获批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称号的学校,进一步促进全区防灾减灾教育。

防灾减灾教育交流会

区教委体卫艺科冯广龙老师介绍了该项目申报、获批、施工、落地的具体过程。5所学校覆盖了昌平区行政区域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并分布在5个不同学区,更利于全区教育资源共享。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灾害救援项目部项目主管王鑫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基金会的基本情况以及校园减灾教室的背景、实施方案。该项目周期2年,在教室建设完成后,开展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及相关活动。

区教委安保科姜树林老师对基金会在项目后期对昌平区给予的课程、师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开展安全教育事宜进行了安排部署。

十三陵中心小学校长安翠翠、巩华学校校长路玉宝、阳坊学校校长徐雪莲、西府冠华学校校长殷宝振、流村小学主任郭静娟围绕如何利用好减灾教室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灾害救援项目部项目处长杨加雯对昌平区教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并希望与区教委继续深度合作,开发出更多的优质课程资源,助力师生安全教育。

区教委副主任王丽梅作总结发言。她鼓励项目学校充分利用好、开发好减灾教室教育资源,相关职能科室协调配合,共同对接好该项目的减灾课程和培训工作,发挥带动作用,支持学区其他学校和社区更好地开展安全工作,切实提高昌平区师生防灾减灾能力。

来源:区教委体卫艺科

审校:陈晨、纪茹馨、婉秋、冯广龙


作者:

昌平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