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记者从云南开放大学获悉,云南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双提升”实施5年来,全省已有7000余名乡村振兴人才毕业。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可助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云南开放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5月,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厅、云南开放大学联合印发了《云南省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双提升”行动实施5年来,共招录村(社区)干部、致富带头人、青年人才及党支部优秀党员等共35946人参加云南开放大学本、专科相关专业学习。
5年来,云南开放大学紧扣乡村振兴发展需求,通过定制化及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形成了“一平台+四课堂+六支队伍+多基地”的村干部人才培养模式,学员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打造出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截至目前,已7232名学员毕业,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国民教育开放教育本科或专科毕业证书。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7232名毕业学员在乡村振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集体经济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根据《云南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7年)》,计划每年招收1万名左右村(社区)干部,5年培养5.2万人。云南开放大学将致力于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层本土人才,培养出一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高素质农民队伍和“法律明白人”,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18年5月,为加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云南开放大学整合组织相关资源及专业人员成立了云南乡村振兴教育学院,该学院是当时全国八所高校成立的乡村振兴学院之一,也是全国开放大学体系内正式挂牌成立的第一个乡村振兴学院。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官荣
责编:李林芮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