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社会适应、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守护好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就是守护好全民健康的基础。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帮助师生家长培养健康意识,及时掌握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即日起开设“学生健康小百科”栏目,聚焦家长、老师和学生们关心的儿童青少年健康话题,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疑问。本期,小编将摘编来自《健康咨询报》中的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精彩内容,围绕感冒发烧处理、日常饮食建议、睡眠质量三大热点话题,一起来涨知识吧!
话题
01
流感季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
先别着急往医院跑,
“观察”比“检查”更重要!
近期降温,秋意渐浓,寒冷、干燥导致流感盛行,尤其是身体抵抗力较差的儿童,挤满了各地医院的儿科。
孩子感冒发烧,很多家长为治病,往往第一时间跑到医院里挂号就医,对于这种现象,医生有话要说:不管是何种原因引发的感冒发烧,家长最好先观察,再就医。
从孩子精神状态看病情
◐ 体温高 但精神状态不错
孩子体温高,但精神状态还不错,面色如常或潮红,服药退烧仍像平时一样玩耍,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对症用药并密切观察,同时注意多喝水、清淡饮食、好好休息,做好居家护理。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服用退烧药。
◐ 表现异常 精神状态不好
如果孩子表现异常,精神状态不好,嗜睡、烦躁交替,甚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等,则提示病重,应尽快就医。
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3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现发热要及时就医。
◐ 1岁以内的孩子发烧高于39摄氏度,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频率过快、喘粗气或呼吸困难、嗜睡、异常烦躁、拒绝或不愿饮水超过6小时)时,应尽快就医。
◐ 1岁以上儿童发烧同时伴有以下症状的应在24小时内到医院就诊:
话题
02
儿童怎么吃粗粮更健康?
儿童少年时期每天
吃粗粮不宜超过100克
研究表明,增加全谷物或谷物纤维摄入,对预防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具有潜在的益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天摄入全谷物及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但不同年龄段人群粗粮的摄入有所差异。
儿童少年时期,许多重要器官和组织都在发育中,对于钙、铁、锌等矿物质的需求量要略高于成年人。
专家建议:杂豆类等含铁高,谷类胚芽、麦麸等富含锌,如果只吃精加工谷物容易导致维生素B1缺乏。因此,日常膳食要做到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但摄入过多粗粮,膳食纤维会干扰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植酸与钙、铁、锌等螯合成植酸盐,不能利用,因此儿童少年时期每天吃粗粮不宜超过100克。
话题
03
孩子睡觉说梦话、磨牙是什么原因?
睡眠中的“小动作”
或许和心理有关
人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优质的睡眠会让人第二天醒来感觉精力充沛、身心舒畅。可有时,睡眠并非总是那么美好,明明睡着了,身体却不消停,磨牙、说梦话……
说梦话——白天受惊吓
症状:晚上入睡时正常,可到了半夜就突然坐起身胡言乱语几句,第二天醒来根本不知道前一晚发生了什么,对自己的怪异举止一无所知。
梦游,又叫“睡行症”,儿童多于成年人。另外,受到惊吓、压力等心理刺激后也会引起梦游,比如睡前看了恐怖电影,会在大脑中留下印象。
专家建议:儿童时期梦游的人一般成年后就可不医而愈,不需要接受特殊治疗。如果频繁出现梦游,特别是在梦游中会做出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行为,最好要到心理精神科找医生咨询,酌情治疗。
爱磨牙——性格偏内向
症状:“咯吱咯吱……”半夜有些人会发出这样的磨牙声。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性格内向、压抑,特别是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的个性是磨牙症发病的重要因素,心理因素往往占据首要位置。此外,正在发育的孩子、牙齿排列不齐的孩子、口腔中有松动牙齿的成人、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都会导致磨牙。
专家建议:长期磨牙对牙齿的伤害不小。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如果有长期磨牙的情况,应排查是否有生理性疾病,若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应注意调整自己的状态,必要时求助心理医生。
这期的“学生健康小百科”就到这了!是不是很精彩很实用呢?以上内容摘编自《健康咨询报》,它也是小编所在的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融媒大家庭”中的一员!更多学生健康小知识,欢迎订阅《健康咨询报》哦!
《健康咨询报》是国内唯一以“健康咨询”为特色、全国发行的健康科普类报纸。拥有由数十位医疗卫生专家组成的编委会,以“家庭健康顾问,百姓咨询平台”为办报宗旨,注重知识性、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服务。
《健康咨询报》成立北京学生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中心,在北京市教委的领导下,开展学生“防近视、控肥胖”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经北京市红十字会认证为“北京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为首都学生健康教育服务。
来源丨健康咨询报 部分图片丨摄图网
责编丨唐莉莉 主编丨张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