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教必先强师。暑期实训不仅是教师们“充电”的良好机会,也是昌平区教育系统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品牌。
7月13日,昌平区教育系统暑期干部教师实训工作启动会在昌平前锋学校举行。启动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部署昌平区教育系统暑期干部教师实训工作,第二阶段为实训范例——思政课一体化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第一阶段由昌平区教委副主任王婷婷主持。
昌平区本轮暑期全员实训,基于区域教育发展新形势新需求,在实训内容安排上既对接全市要求又突出昌平特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此提升干部管理能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全区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学校建设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活起来、动起来、亮起来。
为了更好地对本次实训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深入挖掘实训优秀典型案例,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紧密部署、全面协同,派出暑期实训宣传小组深入一线,全程采访报道了昌平区的暑期实训启动会。一起看看都有哪些精彩看点——
方案发布——
昌平区实训
突出分层分类全员提升
昌平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苏俊山解读《昌平区教育系统暑期干部教师实训工作方案》并进行工作部署。
该方案结合昌平教育实际,确定了实训主题和目标。本轮暑期全员实训的主题为“培基铸魂 赋能成长 全面促进昌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为“让不同学段、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干部教师都获得成长”。具体来说培训目标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深化思想认同,强化使命担当;二是注重分层分类,提高能力素养;三是突出问题导向,助力终身发展;四是聚焦课堂实践,提升育人本领。
另据介绍,本轮昌平区的实训内容,既对接全市要求又突出昌平特色。结合昌平区年度重点工作,本次全员实训内容既涉及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类全覆盖的普适性内容;又涉及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课程领导力、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考试命题与实施能力等聚焦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还顺应教育综合改革需求,安排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心理健康指导、班主任队伍建设等新类别和小专题。本轮实训通过理论专题讲座、相关政策宣讲、实操能力训练等方式,搭建区级实训、学区(集团)实训、校级实训三个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实训平台,开展全学段、全学科、全岗位的暑期全员实训。
苏俊山表示,为确保本次全员实训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按照北京市教委部署要求,昌平区教育两委成立了以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为组长,教育两委主管领导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统筹暑期干部教师全员实训工作。区教委还将整合机关科室、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教师发展中心等力量,建立实训指导联络工作机制,深入学区(集团)、深入学校,对实训工作进行督促指导,确保各项实训任务落实落细。此次暑期全员干部教师实训纳入“十四五”干部教师校本培训学分,纳入教育部师德学习、暑期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学分,教师如果在实训中取得优秀成果,还将作为今后评优表彰的依据。
专家助力——
市实训指导组壮大区域“智库”
实现1+1>2
启动会当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开放大学、市教育融媒体中心的各位专家和领导组成市实训指导组,到昌平区参加指导活动。昌平区主动与市实训指导组、区教委各科室和相关部门对接,获取资源支持和专业指导,确保每名教师都能在这个暑期收获精彩、收获理想、收获成长。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任、第一片区指导组组长贾美华:在此次实训启动前,市实训指导组专家和昌平区教育系统就针对区域特色做了深入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发现区域培训和区域教研以及管理层面的一些问题,此次实训的总体设计基于真问题,进行真研究,实现真落实。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任、第一片区指导组组长贾美华表示:“我们指导组就是提供专业指导和专业支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1+1>2的效果。”通过市区校三级联动,建立共同体,市实训指导组将与昌平区共同破解真问题,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幼儿园发展、班主任素养等方面,结合区域实际进行设计、研究并开展实训。
北京教育考试院命题一处副处长杨君:考试院将为昌平区提供考试评价和考试命题两方面指导。
北京开放大学培训学院副院长魏学智:针对暑期实训工作,学院制定了三方面内容,即组建家校共育指导专家组、研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资源、搭建学习平台。
区域亮点——
坚持10余年开展暑期培训
今年规模、内容再“升级”
在实训启动会上,昌平区政协副主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表示:本次暑期培训从前期调研到课程设置,从方案制定到部署安排,我们都做了精心设计和思考谋划。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打牢思想基础、提升能力素质,更是为了弥补知识短板、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中医“把脉问诊”“药到病除”的思路,此次培训的设计主要体现4个特点:
一是贴合时代脉搏,助力教师“望”见职业理想。本次培训,既安排了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形势分析,又安排了骨干教师国际化项目、学科教师专题实训项目等,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活动设计,都注重点燃教师的内在情怀和职业理想。
二是贴近育人实践,主动听“闻”教师心声。培训实效怎么样,关键在我们提供的培训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和适配性,这就要在“闻”上下功夫。在暑期实训方案制定前,相关科室、部门充分调研,主动“听闻”教师的心声,在不同需求中找准最大公约数,把教师的期待变为看得见的培训课程。
三是丰富培训样态,“问”需求解难题。此次培训,我们希望达到“教师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带着兴趣来、带着期待走”的预期目标。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设计了多样化环节,比如留足时间和空间便于培训专家问,问出参训教师的所思所获,并在培训具体实施过程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是聚焦发展瓶颈,“切”实建立长效机制。为了避免培训结束就“散场”,参训教师学习的内容和心得用之教学实践后,得不到反馈追踪等问题,我们将发挥好专家“智库”功能,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建立良好对接沟通机制,推进培训指导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
学校经验——
学校分享实训计划
提供可参考案例
昌平区第二实验小学、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作为代表介绍校(园)级实训工作思路计划,为各单位开展好实训工作明确了任务要求,提供了可参考的案例。
昌平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小平:学校暑期教师实训以“我为学校20年献礼”综合实践活动为重点,以真实情境为杠杆来撬动教师暑期学习活动的开展。实训自7月开启,分为启动、带题自学、实训、反思提升、再实训五个阶段。实训侧重指导教师结合学科教学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提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能力、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的能力,增强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实验的指导能力,以实训撬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作业设计、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在做事中做人,使教师成为为学为师为人的“大先生”。
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门利艳:幼儿园高效组织实训活动,为不同岗位的教师设计了不同的实训计划,增强实训的针对性;同时,开展体验式、模拟式、案例式、研讨式、参观式、拓展式培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提升实训的参与性。为了让实训高效精简有深度,幼儿园高度重视区级实训,科学统筹园级实训;同时,注重实训工作知与行的统一,引导教师根据暑期前、暑期中的培训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此外,根据教师新学年的工作需求,科学安排开学前的实训,确保在新学年的工作中能够做到知信行统一,学思用结合,为新学期的工作充电赋能。
实训现场——
思政课一体化
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启动会的第二阶段进行了实训范例展示,这一环节聚焦“思政课一体化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昌平区在思政课一体化领域不断实践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思政一体化研究中,昌平区注重顶层设计,通过建机制、重实践不断推动思政一体化。同时,昌平区注重纵横贯通、关注学段衔接,从思政小课堂延展到社会大课堂,推动各校、各教育集团形成育人氛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万琴做题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主题发言。
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宋金红、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郝春云、城北小学教育集团城北中心小学雍雅若、昌平区马池口中心小学王静通过圆桌论坛分享以“双师课堂”推动思政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感受和经验。
在课例展示环节,昌平二中教育集团昌平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叶武跃、昌平二中教师牛晴苇、昌平二中教师吕英杰思政课一体化主题说课展示——《敢叫日月换新天》。
昌平二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褚春梅分享昌平二中教育集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经验。
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场参会并采写
来源丨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暑期实训工作宣传组
采访、文字 | 冉阳 王思萌 宋迪
责编 | 宋迪
摄影、摄像 | 侯建鹏 崔若峰
视频 | 王爽
复审 | 李培 终审 | 张雪莲
鼓励一下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