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近日在京召开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结对工作现场会。四对结对学校代表在现场签约,至此,结对学校达365对,覆盖全市所有乡镇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加快推进北京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会上,昌平区教委就区域统筹推进城乡“手拉手”结对工作实施方案作了解读和经验分享。西城区教委作为城区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分享了发挥主城区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学校间教育资源整合共享的经验做法。
昌平区小汤山中学、西城区北京第三中学;昌平区史各庄中心小学、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昌平区实验二小、海淀区中关村一小;昌平区阳坊学校、丰台区北京赵登禹学校等四对结对学校代表在现场签约。
365对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
覆盖全市所有乡镇义务教育学校
据了解,北京市教委已印发《北京市统筹主城区与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工作方案》,统筹365对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手拉手”结对,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义务教育学校。
同时,统筹考虑支持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及“回天行动计划”有关安排,将通州区及“回天地区”全部义务教育学校纳入结对帮扶范围。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手拉手”结对工作对于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以及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突破校际界限开展
学生的交流访问和联合培养
各区要把结对工作重点放在学生身上,积极探索开展结对学校间学生学伴关系的建立,创新性设计校际间访学计划、联合培养计划,探索突破校际界限开展学生的交流访问和联合培养。
积极探索干部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干部教师的交流轮岗、跟岗学习培训,开展全学段、全学科一体化教研,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提高结对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
来源丨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等
责编丨唐莉莉 图片丨摄图网
复审丨李培 终审丨张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