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赋能百年老街正当时
2022-11-29 12:3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初冬时节,漫步在中央大街,午后的阳光穿过泛着金色的枝叶,洒在了银灰色的面包石上,温馨而惬意。作为哈尔滨城市历史坐标,中央大街历经百年“容颜依旧”,而随处可见的“创意设计+”又赋予百年老街新的生机和活力,带给了人们不同以往的新体验。

中央大街游人络绎不绝

今年,哈尔滨市提出打造“创意设计之都”的战略目标。作为黑龙江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央大街以其沉淀百年鲜明的文化特色、丰厚的文化资源,为哈尔滨市打造创意设计之都、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和应用空间,并通过打造创意主题街区,举办形式新颖的文化创意活动,挖掘街区文化内涵,赓续城市文脉,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IP”正在形成。

文创产品展示专区

文化创意+,老街推出新体验

近年来,以“城市IP”提升城市价值的创意及其资源要素整合,成为推动社会和市场创新的原动力,把哈尔滨文化植入创意设计的文创产品纷纷涌现。在中央大街文创中心,买一根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雪花文创雪糕,成为了年轻人的时尚;刻有哈尔滨文化烙印的伴手礼,也与老字号的红肠和面包一同被游人带去远方,送上哈尔滨的美好。

“万国洋行”主题回廊式庭院

新打造的中央大街132-136号“万国洋行”主题回廊式庭院,让这座1922年建成使用的“几”字型黄色小洋楼再次火出了圈。以往,很少有人走进这个凹形建筑。如今,庭院推出了百年烟囱卷老面包、意大利手工冰淇淋项目,融入欧陆风情铁艺、绿植等街头小品设计,吸引了大量的拥趸。已近15时,仍有十多名游客在排队等候新鲜出炉的烟囱卷老面包。扶着颇具年代感的铁艺楼梯拾阶而上,记者来到“万国洋行”二楼的露天阳台,与游人一同俯视着中央大街,游人发出了“不虚此行”的感叹。

哈工大中心门前“太空人”迎客

与“万国洋行”主题回廊式庭院毗邻的是中央大街新地标——哈工大中心。这是今年建成的全国高校首家在主要城市核心商业区建设的大学品牌形象店。工作人员均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在这里志愿服务。一名女大学生主动当起了记者的讲解员,她说,这里的系列展览和互动体验都体现了独特的创意设计,彰显出科技的力量和魅力;展售的文创产品也蕴涵着哈工大的历史和文化,将工大人的百年奋斗成果与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相互融合,令游客爱不释手。

哈工大中心文创产品展区

主题街区+,打造城市新“IP”

端街位于中央大街辅街,120年前这里就是外侨聚集活动的地方。“端街120周年·老皮箱集市”是今年道里区重点打造的创意主题街区之一,由哈尔滨城史研究学者、城史文物收藏家宋兴文发起,端街驻街商户单位共同参与打造,融合历史、文化、商业创意于一体。以装满哈尔滨特色城市记忆的老皮箱为载体,让老街在传承历史文化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老皮箱集市

在端街,记者目之所及处皆是创意:在街口,长方形绿色透明标牌形似硕大的手提箱;街道两侧白色的幔帐下叠放着不同年代的各式老箱子,仿佛讲述着它的主人与这座城市共同经历和记忆;箱子上的创意油画,呈现了百年前俄侨沿着中东铁路抵达哈尔滨的情景 。

老皮箱上创意绘画

谈到发起端街历史文创街区的初衷,宋兴文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关注哈尔滨城史,也撰写了很多研究文章,同时也在实践中探索城史助力城市发展和老建筑活化的方式和途径。端街4号“老建筑文化复合体”和“端街历史文创街区”也是这种实践的新尝试。今年,他和端街驻街商户单位积极响应哈尔滨打造“创意设计之都”的号召,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启动了端街文化创意市集类活动,以老皮箱、老箱子作为商品摆放、陈列、展示载体,邀请了10余位文创摊主现场展示个性化、创意化呈现,以此推动了端街创意文化街区的形成。

目前,端街六家具有文化属性的个性店铺开设在老建筑中,每家店面及店内美化装饰和商品特色上,都融合了哈尔滨城市特色文化,力求打造独具色彩的店铺。宋兴文说:“我们力求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吸引更多个性创意店铺入驻端街,打造城市青年新的聚合地。”

端街博物馆展区

人才聚集+,赋能老街焕新力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道里区以“城市IP”打造创意设计新引擎,以“文创双中心”为支点建设创意设计产业策源地,积极探索创意设计产业规模化发展。其中拟将中央大街及周边环境进行整体升级,打造文创小商品一条街、慢生活休闲餐饮主题街、音乐文创主题街等六大主题街区。

前不久,哈尔滨市发布了《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条例》,提出“鼓励、引导组织和个人开发体现街区文化的特色业态,推进步行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了百年老街创新发展的政策基础和制度支撑。

中央大街的艺术氛围吸引着年轻人

“在哈尔滨独有的历史文化滋养下、驻街商户的合力创新下,端街必将成为哈尔滨老街区焕新的美好开端、打造创意设计都市后备力量的一部分。”宋兴文对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有信心,也有决心。他说:“端街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文化创意环境,很多有想法、有创意的年轻人也表达了想来端街发展的意愿。但距离真正能发挥老街历史文化的文创街区,还需要进一步、持续性的设计、规划、推广。明年将继续举办各种文化、文艺活动,做好老皮箱集市的内容。如能在政府支持下拓展端街空间,我们将利用闲置老楼打造‘文创小楼’,为年轻创意人提供平台,聚集文创人才和力量。”

“历史街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文化创意产业又是历史街区的助推器,哈尔滨现有的传统历史街区可以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如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文庙历史文化街区、 萧红故居历史文化街区等。”哈尔滨市政协委员、黑龙江省画院水彩画院副院长郭跃明建议:“用历史街区聚集艺术名人、艺术家、民俗工匠等文化创意设计的相关人才资源,结合创意与设计产业以小微企业为主的特点,通过大数据分享、互联网互动等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共享共赢的协同创新、互动发展的良性机制,打造老街区品牌活动,建设老街区自主设计品牌,健全品牌价值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记者:杨桂华;摄影:杨桂华;视频:杨桂华


作者:

黑龙江新闻网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