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翔
5月12日,由著名程派青衣郭玮领衔的现代京剧《石评梅》在广东省友谊剧院惊艳亮相。
《石评梅》的创作背景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石评梅的爱情与革命经历,通过与京剧程派表演艺术的完美融合,舞台上的郭玮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炽烈的艺术形象,深情讴歌了石评梅与高君宇之间现代版“梁祝”的动人爱恋,同时弘扬了彼时新青年不畏强权礼教束缚,为崇高革命理想和纯洁爱情甘愿献出生命的大无畏精神。
演出当晚,整个剧院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观众的反馈证明,这是一场亮点颇多的精彩演绎。
首先便是它的舞台设计:简约中不失大气,写意而精致细腻。演出开始就出现的梅花幕布,装饰功能之外还暗含主角名字、性格气质以及命运走向;演出中的腊梅一枝、亭台一座、白椅二条,干净极简,错落有致,在辅助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的同时,可以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演员的行腔动作上,不至于眼花缭乱,喧宾夺主。这样朴素简约的道具设置,贯穿演出始终,令观众耳目一新,观感极佳。
其次,《石评梅》与程派表演艺术的相遇可以说是“天作之合”。众所周知,程派艺术最擅长悲剧人物的塑造,而石评梅与高君宇“生未相依,死后共眠”的悲情遭遇更是感动后人无数。整场演出节奏明快流畅,按照“诉情、别情、殇情、寄情、悲情、缄情”的叙事节奏,将故事主角在不同遭遇中的心境情感刻画得细腻感人。虽然每一幕都有“情”字,却又将革命志士恢弘大气的反抗精神蕴含其中,以爱情谱写一曲壮丽的斗争之歌,无论是情节还是立意都更为宽广高远。这其中尤为赞叹的,是将程派独有的艺术特色融入其中的巧妙匠心。
主演郭玮曾经在采访中提及,习惯于运用水袖的传统戏曲的她,对如何在这部时装剧中,在身着旗袍,“两手空空”的情况下更好展现人物情感的问题十分苦恼。
最终,一条围巾替她化解难题。
“以歌舞演故事”是京剧的艺术特征,除了大段的程派唱段和念白以外,一条别出心裁的长围巾代替了水袖的用途,将人物内心世界传递给观众。
剧中“殇情”一段,忽闻爱人噩耗的石评梅将围巾上下翻飞,借着脚步急促的舞台圆场,内心的震惊痛苦展露无遗;及至见到昔人遗容,围巾腾空而起,最终落在爱人肩膀,表示此时的女主人公终于吐露真心,几乎要与爱人一同归去的情绪波动,令人动容。在最为关键的唱腔方面,程派的行腔特色与人物风格实现了天然相融,为角色的塑造增色不少。
此外,角色之间昆腔对唱的穿插,凸显了整场演出的诗意雅致,点出石高二人之间遗憾而浪漫的传奇之恋;李叔同的《送别》贯穿始终,每每在剧情高潮处悠悠响起,熟悉的旋律让观众更能体悟个中滋味。
在几乎全是年轻演员的创作班底中,著名小生演员李宏图的加盟是一个惊喜。在现代京剧中,小生演员的作用如同乾旦一直比较尴尬,自小生名家叶盛兰在《白毛女》中饰演大春一角后至今,再无小生演员担纲现代戏。但观众在李宏图饰演的“余书豪”这个角色身上,不但听到了大小嗓切换自如的行腔念白,还看到了细致入微的神态表情,更难得的,是对这个角色抛却了以往的非黑即白的脸谱化,赋予他前后三观转变的动机和过程,甚至还有多句台词引发观众深入思考。上场不多的“余书豪”,每一次亮相都恰到好处,在动辄即以猥琐形象示人的反派角色中鹤立鸡群;在起到链接剧情、烘托主角作用的同时,也丰富了这个配角人物的艺术特色。而李宏图宽广嘹亮的嗓音更是引得全场观众叫好连连,只恨导演没能为这名老戏骨多安排几句唱词,不够过瘾。
在最后一幕中,石高二人墓前化作翩翩飞舞的两枚红叶,穿越生死,既对应了石评梅在高君宇去世后不久亦追随而去,合葬一处的动人史实,又在如梦如幻的艺术表达方式中,寄托了今人对他们“生而有憾,死得圆满”的深情祝愿。
作为一出为演员量身打造的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各方面的表现虽未完美,但仍然称得上可圈可点。
京剧艺术的创新历来是个争论热点,对于老观众尤其是挑剔的戏迷来说,稍有不慎的“改编”、“新编”在他们眼里便成了“乱编”。但也不得不承认,如今在各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传统老戏,诸如《锁麟囊》《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红楼二尤》等,也都是那个时代里的“新编戏”。京剧艺术要想生生不息,持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新是它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一大问题。梅兰芳、程砚秋等大师,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中得以完善自己的艺术造诣,最终成就一家风采。
京剧不应该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不该是某个小圈子抱残守缺的玩物;京剧不反对创新,恰恰相反,它支持基于客观规律、遵循艺术规范的新编剧目。
历数各出老戏,主题无一不是教人向善、惩奸奖德,人民大众在看戏听戏的过程中,感悟到人间正道,并因此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这便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价值。
而艺术要面向人民大众,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教授高知,都能接受和欣赏,所谓的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创造艺术、理解艺术的能力,是这个星球上人类所独有的一种能力。
现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快速迭代,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每个人心头泛起即将被替代的焦虑。
这个时候,不妨去看一场演出。
当戏散去,跟随人流走出剧场的时候,你会由衷感慨“这便是艺术的魅力”。
它独属于拥有灿烂文化的我们,它可以穿越重重历史叠嶂,滋润激励当代人心,让往者的遗憾得以在舞台的声光电中弥补,让今人在演员的精彩演绎中得到思考和启迪。
即使最终人类消亡,艺术仍将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