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笃行 育人篇(1)|史家小学:厚植家国情怀 推进铸魂育人
2022-10-08 22:0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十年丹心励耕耘,匠心筑梦育英才。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东教印象”特别推出“十年·笃行之育人篇”主题系列报道,书写东城区各学校近十年的育人故事,充分展示东城教育优质育人成效和改革发展成果。

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厚植家国情怀 推进铸魂育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教育重要论述指引下,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红”的底色,发挥党团队、德育、大思政的整体育人功效,为学生注入情感、打开胸怀,着力培养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怀意识,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

第一阶段:以家国情怀为起点构建学校发展战略

2012年至2015年

学校以党建引领促发展,在教育综合改革中扎根和谐文化,以家国情怀为起点构建“种子计划”战略,确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和谐发展的人”的目标,将一位位学生视为一颗颗具有家国情怀基因的种子,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要素和育人环境,使他们尽可能充满活力、千姿百态而又具有共同的家国信念。在发展战略引领下,学校构建了无边界课程框架,形成了“服务学习”“博悟学习”“创•智汇学习”“健康工程”等综合课程群,形成了“跨学段同建、多学科共育”的实施机制,形成了“家校联动、校社合作”的资源体系。全体教师聚力培养学生中国心、民族魂,特别是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培育“为民德”“为人德”和“立身德”,激励学生胸怀家国、担当作为。

 

第二阶段:丰富立德树人的少先队实践教育体系

2016年至2018年

学校坚持“党建带队建”,在“活动课程化、课程生活化”的教育实践中为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打好底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继承发扬全国最早举行校园内升国旗仪式的光荣传统,在国旗班升旗、微党课讲演和班中队展示中培育少先队员心怀家国的成长信仰;让全国第一家校园红领巾电视台的声音在操场上、教室里日日嘹亮,在学生自主创编、组织开展的新媒体宣传中培育少先队员情筑家国的成长素养;通过主题鲜明的学校少代会,在服务组织、助力队员、关心社会的提案聚焦中培育少先队员志许家国的成长格局;依托全国首个小学生公益社团——史家胡同小学阳光公益社,在公共安全、养老扶幼等关乎社会发展重大命题的“服务+”德育课程实践中培育少先队员服务家国的成长境界。

第三阶段:开拓具有史家特色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2019年至今

学校把德育思政工作放在办学育人工作首位,努力打造党组织领导的大思政育人模式,熔铸新时代史家学子的家国情怀。学校组建思政中心,与党建中心、德育中心联合办公、协同办事,让少先队实践活动贯通思政育人全过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为蓝本研发数字课程,依托全国800多个红色教育基地的虚拟场馆资源为学生讲述党史故事。学校还携手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第二中学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学教师下沉至小学指导教学,研究生成为小学生的思政课辅导员,小学生在课堂上向大学生发起“挑战”,大小学生互动式教学有力夯实了彼此的价值信仰。建党百年之际,大小学生一同讲党史故事的活动在“学习强国”上发布,点击浏览量超过60000次。

十年奋进,砥砺前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开发与实践”和“以家国情怀为底蕴的育人体系实践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志在家国 学无边界——史家小学课程育人实践》入选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学校少先队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公益突出贡献奖、北京市星星火炬奖、北京市优秀少先队大队、北京市首批千优带队标兵学校等荣誉称号。

 

全体史家人正满载使命、满怀豪情地迈步在铸魂育人之路上,以家国大气象、教育新成果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部分图片于早期活动时拍摄

素材来源: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编辑:东城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张灿


作者:

东教印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