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好吃的,好喝的,那是敞开了来,更别说三五知己在一块,喝酒就更不能少了。由于节假日无度的“放松”,你的肝脏可能已经超负荷运转了。
春节之后,除了控制酒精的摄入,还可以做些什么来给肝脏减减负呢?听听应急总医院特聘专家王国玮主任医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生活中养肝护肝的小方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养护好自己的肝脏。
中医对过度饮酒的危害早有记载,在《诸病源候论》中有云:“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溢腑脏,而生诸病也。”中医认为,酒为水谷精液所化,体湿性热,少饮则能调和气血,流畅阴阳,内助中气,捍御外邪。若过饮无度,酒食不节,轻则伤人脾胃,重则损人神气。
1.生活中哪些行为会造成肝脏损害呢?
①过度喝酒:酒精会对肝细胞产生伤害,影响肝脏的代谢,使肝细胞膜表面的脂质成分过度氧化,从而破坏了肝细胞膜,容易导致脂肪肝。
②睡眠不足:每天23点到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时间,这个时间段没有休息的话,肝脏就无法完成排毒。这样会导致毒素积累在肝脏内,长此以往就会诱发严重的肝病。
③饮食油腻:吃太多的油腻食物的话会导致油腻中的脂肪分解后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最终经血液循环系统被肝脏吸收,由肝脏转化合成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炎、脂肪肝等的出现,严重的还会导致肝硬化、肝癌等。
④经常生气:情绪时常处于不问题的状态下也容易导致伤肝,大怒会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故伤肝。
2.在生活中养肝护肝要怎么做?
1.规律作息
每天23点到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时间,为了让身体肝脏正常排毒,应该要保证充足睡眠,并且最好在晚上11点便进入深眠。
2.健康饮食
少吃油腻,辛辣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多吃绿色蔬菜,中医五色主五脏理论中,“青主肝”。维生素C可以帮助肝脏排毒,所以应多食用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如橘类家族的橘子、柚子、橙子、柠檬。
3.适量饮酒
要尽量减少喝酒,这样才能保证肝脏健康。喝酒前喝点牛奶,可以在胃肠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酒精吸收,这样一来就能减轻肝的负担。同时,在喝酒的同时大量补水,比如喝两杯酒马上喝口水,这样可以加快身体代谢的速度。身体代谢酒精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因此酒后要即使补水,吃水果和喝茶都可以。
4.良好心态
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而实在是遇到了难以接受的心理难关的话,可以适当发泄一些,切不可压抑于心。
王国玮简介
王国玮,首都名中医,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王鸿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疑难病、肝病专家)学习中医。198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1996年在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任主任,主要从事肝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2000年起任北京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2008年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30年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先后在《中医杂志》、《中医药学报》《北京中医》等国内知名专业刊物上发表儿科、内科专业论文三十余篇,同时主编了《肾病诊疗》,《王鸿士肝病临证精华》,《王鸿士临证经验实录》,参与编写了《滕宣光幼儿临证验案》、《护士临床用药手册》、《实用中医消化病学》《王鸿士肝病涵诊思路解析》《伤寒温病燕京医学四流派》《百病从肝治》等医学专著。目前还担任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中医名家王鸿士研究室主要负责人,2019年被评为首届“北京中医行业榜样人物”,2021年评为“首都名中医”。
主要擅长:
中医肝病: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发挥中医特色、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各类肝病的道路。
中医儿科: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对儿童易感、外感发热、支气管炎、哮喘、厌食症、消化不良等诊治有显著疗效。
疑难杂病:胆囊炎、脾胃病、肾病、哮喘、失眠、亚健康调理等。
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国医中心名医推荐
王国玮院长1月份出诊预约
出诊时间:1月31日(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国医中心(7楼)
挂号方式:
关注“应急总医院”公众号—选择“就诊服务”—“东院区预约”—“中医科3王国玮”
咨询电话:13810713767
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国医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霞光里8号(原诚冀承大厦)
地图导航:搜索“应急总医院东院区”,按照导航前来即可。
公共交通:
(1)公交线路有75、95、300、302、368、604、671等,在三元桥南站下车,步行750米即到。
(2)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C2东南口,步行1100米即到。
联系医助:应急总医院东区国医中心就诊预约,请扫码联系医助
来源:国医中心
作者:李怡文
监制:彭雪征
编辑: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