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伏天是怎么由来的呢?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伏”又称“长夏”五行家对其冠以“土”。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关系可以自然循环。
2.“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什么?有哪些好处?
三伏和三九是循行自然气候特点而来,两个时期都是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时候,所以对人身体的影响非常大。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肌体对寒邪的抵抗力;而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专家们告诉大家,具体有以下几点优势:
① 促进呼吸系统功能。夏天往往气压较低,在这种状态下进行锻炼,呼吸必会自然加深。肺活量越来越大,人在运动的时候,呼吸自然会加重,自身的肺活量也能得到提高,这样对于身体的新陈代谢也有一定的帮助。
② 血液循环越来越流畅。很多人在夏天都会感觉到胸闷气喘,其实就是因为心脏功能跟不上了。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让五脏六腑都能及时得到新鲜血液的供应。
③ 湿气越来越少了。在夏天,很多人都喜欢吹空调、吃冷饮,这些习惯都会加重体内的湿气。好在三伏天是一个祛湿的好时机,不仅可以通过晒背来赶走体内的湿气,也可以通过运动锻炼来加速湿气的排出。
④ 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夏天人体的消化功能常处于低下状态,胃酸分泌减少,导致食欲不振,而且容易患胃肠道疾病。人的消化系统是在植物神经系统控制、调节下进行生理活动的。
⑤ 改善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功能。通过运动锻炼,可以改善机体的物质代谢,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所降低,对防治动脉硬化有积极意义。同时,运动锻炼可以改善体内激素的水平,起到延缓生理老化、减轻病理损伤的作用。
3.当然“夏练三伏”,不是机械的说三伏天要多运动、锻炼,更多表达的是天之暑气对我们身体的一个操练,不是机械对抗。那么“夏练三伏”需注意哪些?
①老年人尽量选择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拳、慢舞等,在炎热的“三伏天”不会给身体带来很大负担,同时又能达到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自身新陈代谢的目的。
②夏季户外运动出汗多,必须及时补充水分。补水的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几口,喝水的次数要频繁些,切记不能喝冰水,也不能大量吃冷饮,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重则导致急性胃炎。
4.“夏练三伏后”有哪些带茶饮的小秘方推荐吗?
①荷叶翘苓山楂茶:
干荷叶5克、连翘5克、茯苓8克,陈皮10克、山楂15克、佩兰5克
将以上原料放入煮茶具中,加入400毫升水,煎煮20~30分钟即可饮用。
适用于痰湿体质者暑夏饮用。
②中伏、末伏阶段适用茶饮:三豆饮
取黄豆、黑豆、绿豆等量,乌梅1-2颗,加水煮开后小火慢熬两个小时。
可以起到健脾固肾、清暑安神的作用。
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国医中心名医推荐
挂号预约
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预约,关注“应急总医院”公众号—选择“就诊服务”—“东院区预约”—“(东区)中医科”或“中医科2”或“中医科3”或“(东区)针灸科”预约。
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国医中心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霞光里8号(原诚冀承大厦)
地图导航:
搜索“应急总医院东院区”,按照导航前来即可。
公共交通:
(1)公交线路有75、95、300、302、368、604、671等,在三元桥南站下车,步行750米即到。
(2)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C2东南口,步行1100米即到。
来源:国医中心
作者:陶睿、李怡文
监制:彭雪征
编辑: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