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甘肃的59岁男性患者,于9个月前因心脏手术行气管插管,拔管2个月后出现咳嗽、气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气管狭窄,实施气管金属裸支架置入术,术后症状好转出院。但最近1个月再次出现咳痰费力、呼吸困难,再次在当地医院做气管镜:气管支架上下缘肉芽组织增生,并有组织长入支架内,最严重处90%管腔阻塞,经过处理后支架上缘狭窄70%,支架内狭窄80%,支架下缘狭窄40%。呼吸困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患者辗转十多家医院,因治疗风险高,难度大,均被拒之门外,走投无路之际,患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首都求医。
患者来到应急总医院后,肿瘤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部)通过呼吸道梗阻绿色通道迅速收治患者,正在指导气管镜手术的王洪武教授会同科主任张楠教授立即进行病例讨论。王洪武教授指出,该患者主要矛盾是主气管狭窄发生后置入了金属裸支架,金属裸支架仅可用于气管狭窄危机状态下的抢救,短期放置可以,后续建议尽快更换覆膜支架或者硅酮支架。因为气管粘膜等组织可经裸支架的网眼生长入支架内,阻塞管腔形成再次狭窄。这名患者长时间置入金属裸支架,不但因组织突入失去了支架扩张管腔的作用,而且突入组织相互愈合使得裸支架变成了混凝土里的钢筋,取出十分困难,严重阻碍了后续更换更加适合的新支架的治疗。
张楠教授指出,既往有将裸支架通过镜下治疗截断、破坏、分解后分段取出的经验,王洪武教授经验丰富,还是有较高的成功率,否则裸支架如不能取出,常见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支架置入均不能实施,心脏手术病史及全身状态也不允许再次因气道问题二次开胸手术。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情后,患者及家属语气坚定地说:“大夫,我们相信你们的医术,快救救我们!”
全身麻醉下,王洪武教授应用王氏插入法,仅5秒钟就成功插入硬质镜,建立了治疗和抢救通道,电子支气管镜下,可以看见原来的裸支架已经埋入气管粘膜内,突入的组织使得管腔仅有20%的空间能够流通空气,在张楠教授等专家的协助下,应用硬镜铲切、硬镜扩张、ND-YAG激光、高频电、氩气刀、二氧化碱冻取、球套扩张等多种技术配合,切除气管内增生的肉芽组织、部分异常粘膜,将原裸支架烧断、分解,抽丝剥茧,最后将整个支架完整取出,气管狭窄程度减轻为50%,手术结束后患者迅速苏醒,感到憋气症状明显缓解。
5天后,患者气管粘膜恢复,局部坏死物排出,再次气管镜局部治疗,清理管腔,经再次评估及精确测量后为患者放置了一枚气管硅酮支架,至此狭窄段管腔恢复至正常管径的80%,气喘症状完全缓解。患者激动地说:“能让王洪武教授这样的顶级专家亲自为我做手术,我太幸运了,是应急总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
据了解,应急总医院肿瘤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部)目前已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呼吸内镜中心王洪武教授为科室特聘专家。王洪武教授不定期来到肿瘤内科进行高难度手术操作及指导,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为患者带来福音。
王洪武教授为肿瘤内科特聘专家,以精湛的医术不仅为这位患者解除病痛,还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大开眼界,对王洪武教授的精湛技术竖起大拇指。术后王洪武教授和进修医生们讨论及回顾了手术过程,手术难点,进行了答疑解惑,并给进修医生们赠送了书籍。
王洪武教授是国内国际享有盛名的顶级呼吸介入专家,肿瘤内科邀请他前来会诊、查房,将大大提升科室的临床诊疗水平。年轻医生通过他的手术实操,更加明白呼吸内镜手术的奥妙。通过他的手术演示和查房,进修医生更加充分了解到我院作为北方最早进行呼吸内镜培训中心的底蕴。同时,在王洪武教授的帮带指导下,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群中的知名度,并且通过学术资源共享,带动科研转化创新,为“两个国家中心”的发展添砖加瓦。
应急总医院正处于转型升级新时期,肿瘤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部)始终践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来院,通过坐诊、手术、查房、会诊、授课等方式,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技术及业务水平,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学科建设,让患者在我院享受到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应急总医院于2014年7月在北京率先开通了呼吸道梗阻绿色通道,基于成熟的呼吸内镜团队及深耕呼吸介入及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多年的成果,医院为众多中央气道狭窄、梗阻的患者提供了迅速有效的治疗。2022年至2023年,张楠教授领导的肿瘤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部)团队开展了300余台次急诊手术,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精湛的医术、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得到广大患者及同行的充分肯定。
名医推荐
王洪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应急总医院肿瘤内科创始人,呼吸内镜技术奠基人。从事呼吸系统疾病及肿瘤研究30余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项肿瘤微创靶向治疗技术。首创硬质镜“王氏插入法”;首提“中央气道八分区方法”;首次提出“四位一体”的微创治疗理念:靶向物理治疗+靶向化学治疗+靶向放射治疗+靶向血管治疗;及肺脏介入医学体系的“123”创新理论,: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介入治疗体系,倡导双靶区治疗理念,遵循“三定”原则。国内最早提出抗肿瘤“海陆空”联合作战的方案。已开展气管镜介入治疗1万余例(包括硬质镜近4000例,内支架置入近千例),血管介入治疗经皮介入治疗近万例。现为我科特聘高级专家,承担教学、查房、手术指导工作。
名医推荐
张楠,应急总医院肿瘤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部)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内镜医师学会呼吸内镜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分会介入学组、肺癌学组委员。师从王洪武教授,对呼吸介入病学及肺部肿瘤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2006年从事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完成各种支气管镜介入手术6000余例,尤其擅长复杂气道手术。参加五项部级科技进步科研项目,参与完成专业论文100余篇。
来源:肿瘤内科
作者:马洪明
审核:张楠
监制:彭雪征
编辑: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