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总医院招募慢阻肺患者
2023-07-26 10:5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招募背景

目前,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正在进行一项名为“评价肺部去神经射频消融设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多中心、随机、单盲、假手术对照临床试验”临床研究。本项研究已得到应急总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现面向全国招募符合条件的慢阻肺患者。

此研究拟通过国内自主开发的肺部去神经射频消融系统和一次性使用肺部去神经射频消融导管配合使用,实施TLD技术;通过经支气管镜将射频能量作用于气道伴行迷走神经,对肺部神经实施消融,评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入组标准

(1) 年龄≥40岁且≤75岁;

(2) 被明确诊断为COPD,且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FEV1占预计值%为20%~60%;若FEV1占预计值%<30%,还需满足PaCO2≤50mmHg;

(3) CAT评分≥10或mMRC指数≥2;

(4) 筛选期访视前至少2个月内无吸烟史(包括但不限于香烟、电子烟),且同意在研究期间继续不吸烟;

(5) 筛选期访视时接受符合2022版GOLD指南推荐的标准药物治疗,且有文件记录该标准药物治疗方案已持续≥12个月;

(6) 同意并有能力完成方案要求的所有基线期和随访期项目,包括患者日记卡的填写等;

(7) 能够理解试验目的,同意参加本试验并可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详细信息或有兴趣参与本研究,请您与以下研究医生联系,他/她将更为详细地为您介绍本研究,告知参加本研究可能的风险和获益,同时对您是否适合参加本研究做出医学判断,如需要将安排您进行相应检查。

联系方式

地址: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部8楼呼吸内科)

联系人: 张洁莉医生:15311308606

刘助理:13552452908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挂号咨询:

周云芝主任医师: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张洁莉主任医师:周一下午

关注我们,了解我们

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8年8月,是国家安监总局确定的重点专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对门诊、病房、支气管镜室、肺功能室、中心实验室统一管理的独立临床科室,为协和医科大学住院医师见习基地、华北理工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国家药物临床实验基地。在肺癌介入治疗、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医护团队

科室拥有电磁导航设备,氩气刀,二氧化碳冷冻、激光、光动力治疗仪、超声支气管镜、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硬质镜、电子支气管镜、CT、Cios Spin移动式三维C臂CT系统等一大批国际先进的诊断和治疗设备。主要诊治肺癌、肺结节、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难治性肺炎、间质性肺疾病(包括尘肺)、肺大疱、各种气道瘘(支气管胸膜瘘、残端瘘、气管食管瘘等)、气道异物、各种良恶性气道狭窄、大咯血、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在北京市率先开通了24小时气道梗阻绿色通道。

介入手术
生死时速

1、经气道的技术:开展无痛支气管镜诊治,包括:硬质镜、氩气刀、二氧化碳冷冻、球囊扩张、激光、低温等离子射频、微波、气道支架置入及取出、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药物注射、光动力治疗、各类瘘口的封堵等,全面解决患者的气道梗阻及气道瘘问题。通过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对肺结节进行诊断及消融治疗,解决患者对肺结节的困扰问题。同时对慢阻肺(COPD)终末期患者予以支气管镜下单向活瓣肺减容术及难治性哮喘的支气管热成形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经皮穿刺技术:全身各部位的穿刺活检术及实体肿瘤消融术,包括氩氦刀、微波、射频、激光、放射性粒子植入、间质光动力等技术。

3.经血管介入技术:开展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及血管内支架技术,应用于肺癌及咯血患者治疗,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4.经胸腔介入技术:开展了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内科胸腔镜下肺大泡减容术、对恶性胸膜疾病的消融及光动力治疗等技术。

5.其他:在尘肺病诊治方面联合职业病科开展同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对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癌及肺结节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制定复查及康复计划。

感激之情
感激之情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审核:周云芝

监制:彭雪征

编辑:莫鹏


作者:

应急总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