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中医外治热奄包,能治病的“暖宝宝”
2023-08-21 18:1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日前,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开展了一项新技术:“中药热奄包”,乍一听说也许很陌生,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曾经接触过这种治疗方法,它是药物外敷疗法的一种,又称中药热敷法,《黄帝内经》中所述“熨”法即指热敷法,包括干热敷和湿热敷。干热敷是指通过炒或微波加热中药后进行热敷,如热盐包、艾灸包、中药包等;酷似冬天常用的“暖宝宝”,但须经辨证分型施药方可直达病灶,更好地驱除患者病痛。

中药热奄包的作用机理

中药热奄包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导致的各种痛症,遵循“通则不痛”的原则,医生根据不同病症开具对应药方,主要选用具有芳香辛散功效类药物,装入棉布包,进行加热,再作用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某些穴位上,使药力直达病所,具有祛风止痒、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功效。

现代医学亦证明,热奄包的热蒸气可以使身体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炎症及淤血吸收,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可治疗肌肉痉挛,减轻水肿和压迫;另外还可扩张局部淋巴管,促进淋巴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等。可选择红花、伸筋草、川芎、透骨草、艾叶、肉桂、吴茱萸、小茴香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打碎做成中药包。此外,在中药热奄包中还会加入适量粗盐或大青盐,粗盐和大青盐粒子大,贮藏和传热方便。

中药热奄包的药物组成:

花椒、透骨草、威灵仙、细辛、大青盐。其中花椒能够温中止痛,主要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透骨草辛温,主入肺、肝二经。可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佐以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威灵仙和发散风寒温经止痛的细辛。再配合大青盐,其既能增强热敷效果,同时粗盐有一定的散寒止痛、发汗、消肿的功效,而大青盐可以起到通络、引经的作用。

中药热奄包使用方法

中药热奄包一般适应症及使用方法

1.腰痛:首先要将热奄包在臀部或腰背部熨烫,每次20分钟,如有条件,可酌情加两片鲜姜片,这样做的话对于治疗腰痛的话效果会更佳。
2.颈椎痛:将热敷颈部10-20分钟后,再热敷背部10-20分钟,早晚各一次。
3.腹部受寒:对于受凉引起的腹痛、腹泻,可将热盐包敷在神阙穴上,还可以同时热敷关元穴(脐下四横指处),具有除湿祛寒,温补脾肾的功效。
4.关节痛:将热奄包放在疼痛、畏寒的关节上,每次热敷15-20分钟左右。热敷时垫一条毛巾,以防烫伤。
5.落枕:落枕所致的颈部疼痛、转动不灵活,将热奄包放于脖子疼的地方。可起到疏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每次大约30分钟,每日2次。
6.痛经:将热奄包放在小腹,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连敷3-5天,起到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中药热奄包注意事项

1.热敷前嘱患者排空小便,热敷过程中,注意保暖避风,体位舒适。
2.治疗过程中应询问患者对温度的感觉,以患者舒适耐受为宜。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情况,如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3.将热奄包平铺在患者的治疗部位,优先选用1-2层衣服或用一层毛巾包裹着进行治疗。使用前应先试温,谨防烫伤。

4.对于老年患者,对温度的感觉相对迟钝,温度不宜过高,治疗结束,休息片刻方可离开。

5.操作完毕擦浄局部皮肤,避风保暖,多饮温水。

6. 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忌生冷、油腻,注意饮食卫生。

中药热奄包禁忌证

1.阴虚内热、实热证。
2.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皮肤感觉不良者。

3.对药物过敏者。

4.皮肤溃疡、感染、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

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国医中心名医推荐

(熟练掌握各类常见疾病中医诊疗方法,擅长呼吸系统疾病)

(擅长用针灸治疗各种疾病)
(擅长用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
(擅长运用中药汤剂辩证治疗内科杂病)

挂号预约

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预约,关注“应急总医院”公众号—选择“就诊服务”—“东院区预约”—“(东区)中医科”或“中医科2”或“中医科3”或“(东区)针灸科”预约。

到院指引

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国医中心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霞光里8号(原诚冀承大厦)

地图导航:

搜索“应急总医院东院区”,按照导航前来即可。

公共交通:

(1)公交线路有75、95、300、302、368、604、671等,在三元桥南站下车,步行750米即到。

(2)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C2东南口,步行1100米即到。

来源:国医中心

作者:李祖长、李怡文

监制:彭雪征

编辑:莫鹏


作者:

应急总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