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杜立特行动”80周年随想
2022-12-01 12:0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今天在这里,参加“杜立特行动”80周年纪念邮简发布仪式。

“杜立特行动”,是第二次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美两国人民互相支持的一个范例。1942年4月18日凌晨,美军出动16架B-25陆基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经过6小时航程后,抵达日本东京上空实施轰炸行动,随后按照预定计划撤到中国东部降落,被中国军民所营救。这次军事行动的带队者是已退役的美国陆军航空兵中校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被命名为“杜立特空袭”。

昨晚我查阅了读《顾维钧回忆录》所做的读书笔记,共1.7万字。其中,记录当年太平洋战争的一个细节:刘锴(中国驻美大使馆参赞)说道在偷袭珍珠港前的美日谈判,这些谈判旨在求得妥协,同时适当照顾中国的利益……罗斯福还在等待日本天皇对和平解决纠纷呼吁的答复时,军阀们突然进攻,从而彻底粉碎了取得妥协的希望……

日军所以悍然偷袭珍珠港,就是给美国一个下马威,要美国对日本在中国的行动不要说三道四。结果是反而激怒了美国,正是这个愚蠢至极的行动之后,美国正式宣告参战,而后发生了杜立特行动事件……

我还翻阅了8年前采访原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夏夔的夫人张菊生,她给我讲述了当年新四军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故事,以《一次营救结成的友谊》为题在《解放军报》发表。这次营救和那次中国军民营救杜立特一行一样,生动诠释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最后,我在发言中说:回望80年前的《杜立特行动》,就记住:铭记历史,敬仰英雄,珍惜和平。

2022年11月30日

作者简介:卜金宝,山西省万荣县人,《雷锋》(强军号)编辑部主任、雷锋宣讲团团长,原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曾拜访300余位开国将军和英模人物,应邀为军内外作报告400余场,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作者:

雷锋杂志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