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宫缘何变为太子城?
2023-05-04 11:4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太子城遗址

编者按:崇礼太子城遗址,作为我国第一座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学术价值不言而喻,也是近年来考古发掘保存最完整的金代高等级城址。大量出土文物对金代城市、建筑、捺钵、陶瓷等考古学研究有重大学术价值。太子城遗址考古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但是,根据《金史》记载,这座行宫在金代被称为“泰和宫”,它的建造者是金章宗。这座行宫的名称,是怎样从“泰和宫”变成了“太子城”的?“太子城”“太子山”这些名称一定都跟“太子”有关系吗?本期,文史专家韩祥瑞从名称入手,为我们揭开关于“太子城”的另一段研究。

韩祥瑞

考古发掘研究已经证明崇礼太子城是金代的泰和宫遗址,但并没有解决泰和宫是如何演变为太子城这个名字的问题。

金章宗在今崇礼所建的泰和宫(后改名为庆宁宫),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太子城?对于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有不少人发表了很好的文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的学者从金代之后的元代的太子与泰和宫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得出了一些结论。

就这一问题,笔者的观点是:太子城得名问题应当改变思路,不能从金代之后历史中探寻,而应当从金代及其之前的历史中去探求,特别是要从泰和宫建筑的金代历史中去探求。

鹘攫鹅玉带环(太子城博物馆藏)

命名时间之谜

笔者认为,太子城的得名应当在明朝之前的元、金或辽代。因为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里,就将太子城称之为“古太子城”,这说明太子城一定不是明朝时期所建,因为当代的城堡不能以“古”字相称,而它的建筑年代一定是在明朝之前的“古代”。因此,太子城的得名问题,应当从明代之前的历史中探讨研究,这是符合历史逻辑的,应当成为我们考虑问题的前提。

既然不是明朝,那么辽、金、元,三朝中,可能是哪一个呢?

我们首先来判断元朝,笔者认为金代所建泰和宫,最晚已经在1211年野狐岭大战后被毁,元代已经成为废墟。而据《宋会要缉稿》记载,早在金大安元年(1209年)庆宁宫(即泰和宫)就被鞑靼军烧毁,崇礼太子城考古发掘也证明遗址中有大火焚烧的痕迹,从而印证了泰和宫毁于1209年的记载。

考古研究初步确定,泰和宫的建造年代为金中后期,存世时间不过短短几十年。史书里也没有明确记载有过哪位太子居住,更重要的是金代之后那里已经被毁坏,根本没有达官贵人居住的条件了。泰和宫成为荒城之后,要寻找一位太子在这里生活的证据,恐怕十分勉强。在笔者所读过的历史典籍中,没有发现有明确记载有哪位太子在这里生活工作过。而且这次对太子城的考古发掘,也没有报道太子城遗址发现有元代、明代文化层遗存。如果元代真有某位太子在这里生活过,总会留下一些遗物或遗迹的。

所以,太子城在金代之后成为一座荒城,没有人在城里居住是大概率事件。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寻找太子城的得名问题,这个思路,值得重新考虑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元、金两朝被排除之后,只剩下辽,那么会是辽代时期的“产物”吗?

太子城遗址鸟瞰图

命名思路之变

笔者近读清乾隆年间成书的《口北三厅志》,书中对太子城得名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对传说为唐武则天太子所居等记载,进行了断然否定。与此同时,提出了另外一个思路,即太子城的名字可能与太子山有关。

书里是这样说的:“案辽史本纪:道宗清宁九年,如太子山,其地与曷里浒相近。城当在其地,或者因山得名也。”笔者觉得这个思路值得关注,太子城之名源于太子山之名,但太子山是什么时间命名的呢?

《口北三厅志》似乎也给出了一个解答。书里记载:“辽史本纪:道宗清宁九年如太子山,”说明太子山之名在辽代已经存在了。不过,据笔者所知,辽代时叫太子山的有好几处,现今崇礼太子山是何时命名的,依然有待论证。

如果崇礼太子山早在辽代时期就已命名,那么金代泰和宫被称为太子城就可以有另一种解释:金章宗修建泰和宫后,由于是皇帝行宫,对外秘而不宣,老百姓并不知道这是一座皇帝的行宫,便以太子山为参照物,称其为“太子城”。也就是说太子城是民间对泰和宫的俗称,从金代建成泰和宫时便有了太子城的称呼,而非泰和宫毁弃后才重新得名。而在此之前,太子山旁没有什么城堡,直到金代泰和宫修建,才“因山得名”,有了太子城的俗称。太子城与泰和宫是一城两名,两名一城。

历史也许是这样的:早在辽代,现今崇礼地方就有一座山被人们称作太子山(其中原因需另行论证)。到了金代,在这里建筑了一座皇帝行宫,由于属于保密工程,当地老百姓并不清楚该城的用途,便与附近的太子山联系在一起,将其称为太子城。也就是说,泰和宫或庆宁宫与太子城的名字同时起源于金代,只不过一个为官称,一个为俗称。后来,官称失传了,而俗称却一直流传至今。并且在流传过程中,老百姓将自己所居住的村庄也叫成太子城村。如今,考古发掘证实了泰和宫的历史,却与民间太子城之称产生了断层,其实二者所指都是一样的。看来,民间的传承力量远大于官方的记载。现在是可以恢复历史面目的时候了。

关于“太子”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的许多地名,并不是每个名字都有十分确切的根据。比如2019年,在张家口市桥西区新开辟了一个公园,这个公园的名字被称为太子山公园,而据笔者所知,这个太子山与历史上的太子毫无关系。由此推测,既然张家口的太子山可以与太子毫无关系,那崇礼的太子山与太子无涉,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当然,辽代崇礼的太子山究竟是如何得名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

近读《姚从吾先生全集·金朝史》,在“女真人其他社会生活的举例”一节中指出:“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并说明这个记载来源于《大金国志》。由此看来,金朝初期,曾经有许多以“太子”相称的地方。崇礼太子城也许就是其中之一。这些以太子相称的地方,不一定与太子有关系,亦如崇礼太子城一样。

以上诸点,皆为笔者推测,目的在于拓宽视野,引起人们的关注,以使大家共同努力,搞清楚这个疑难问题。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

编辑:宁宁

审核:冀泽民


作者:

河山新闻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