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宿经理到村干部,张北县大圪垯村90后大学生的“网红变身记”
2024-05-27 10:5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吴喜荣,你去哪儿啦?快点来村口,等你一块儿办住院报销呢……”大圪垯村的“大喇叭”里,一声地道的张北方言正在嘹亮地喊寻村民,让人仿佛看到电影《手机》里的经典画面。循声望去,却是一位职业经理人装扮的现代青年女性。

这位90后大学生村官叫李丽娟,回乡创业4年,担任村书记的时间就有3年。谈到为何回乡创业又为何担任村干部时,李丽娟谈到,“没有乡村振兴,我可能不会选择回来;有了乡村振兴,才给了我接手村书记的底气。”

从民宿经理变成村里的“一把手”

李丽娟所在的大圪垯村,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台路沟乡,距县城12公里,曾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全村虽有户籍人口210户,最少时常住人口只有40多户。“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差不多就是七个人八颗牙的样子。房子破、道路烂,除了种点土豆、莜麦,收入很少,大多数人没法子只能出去打工。”73岁的村民李秀青回忆道。

2020年,李丽娟选择回乡创业。

“我在村里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外地求学”,李丽娟讲道。2015年,她从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就和爱人一起在四川成都、北京等地从事文旅工作。其间,小两口多次萌生把民宿产业带回家乡的想法。“我们村虽然条件差,但离草原天路西线只有5公里。每年夏天游客特别多,把民宿开到自己的家乡,应该会发展得很好。”

事实上,早在李丽娟“打草原天路主意”之前,张家口市已有相关规划,谋划把草原天路这条游客的“网红路”,变成村民的“致富路”。近年来,全市积极推行“交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已累计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62.2公里,用交通支撑群众提振致富信心,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比如张北县为最大限度发挥草原天路带动作用,先后建成了51条草原天路连接线,其中国省干道连接线2条、主要县乡道连接线5条、乡村道路连接线44条。依靠草原天路,张北乡村旅游覆盖了全县16个乡镇、85个行政村,其中包括35个贫困村,惠及1万多户农民,从业人员达到3万余人。

张家口市的一些乡村振兴举措,给了李丽娟充足的信心。2020年初,李丽娟小两口多方筹措40万元资金,开始回乡创业,将一座老旧民居改造成了一座高端民宿。

“刚开始时,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不看好。”李丽娟介绍,当时有人觉得民宿不挨着草原天路不方便,有人觉得村里已经有了农家乐没必要再搞民宿,有人觉得收费高没客源。民宿从开工建设到两个月后运营,效果让当初持反对意见的人大为吃惊。一位村民对当时的火爆场景印象深刻,“那时候,她们院门口停满了车,每天都住得满满的。”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村民们眼热李丽娟创业成功的同时,乡里也盯上了这位返乡的大学生。为了让李丽娟带动更多村民致富,2021年4月,村里换届改选前夕,台路沟乡党委和前任村书记都来做李丽娟的工作,希望她能参加竞选。

“当时可把我吓坏了。印象里村书记都是很有威望的长辈,我这么年轻,哪能做得了?而且自家民宿刚开张,能不能带动村民致富也没多大底气呀。”李丽娟坦言当时充满顾虑。

一番斟酌过后,回报家乡的情结和带领村民们致富的愿望,让她坚定了参加竞选的信心。“包括在村里的这段时间,我详细了解了市里和县里对草原天路的规划,也给了我充足的信心。”李丽娟深情地介绍道,“现在的村委会,就是我上小学时的教室。以前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现在既然回来了,当然希望能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

自己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福。民宿的高回报,以及李丽娟身上的闯劲儿,让村民相信她是那个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的带头人。最终,李丽娟高票当选。需要考虑的事一下子多了起来。从修房、铺路、绿化、改水等人居环境改造,到建设人畜分离养殖场、统一实施屋顶光伏、打造示范民宿等项目,再到为生活困难户解决就业、收入等问题,3年多来,她一直忙着村里的发展建设。

在李丽娟的带动下,村里已有多家农家乐做了现代化的装修,拥有42间客房的星空民宿也在2023年8月份投入运营。依靠草原天路的游客,2023年,大圪垯村全村旅游产业年营业额达3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

 政府帮促实,群众获得也实

五一假期,张北迎来了旅游小旺季。在大圪垯村,由张家口市文旅投资集团投资 60 万元兴建的民宿开门迎客。这几天,李丽娟正忙着接待到村里住宿的游客。“村里能接待的游客变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就更多了。”李丽娟高兴地说。

不止大圪垯村,在张家口市,草原天路对于乡村振兴的带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乡村振兴的这些措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带来的变化就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许。”李丽娟介绍,成为村书记后,她也成了乡村振兴的一分子。“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是各级干部实实在在落实国家利民政策干出来的。”对她来说,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干部作风的变化。

“现在我也当了一名村干部,从接触到的情况看,干部的作风真是大不一样,他们更加务实、更加亲民。”李丽娟兴奋地讲道,张家口全市上下对乡村振兴工作都非常重视,都在尽心尽力给村里办实事。“市、县领导都来村里调研过,县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给过很多扶持,乡领导更是把村里的事放在心上,主动帮我们到市文旅投资集团等单位争取资金。”李丽娟介绍,这些年上级政府仅项目资金就为大圪垯村投入了800多万元,村里硬化道路3.2公里,铺设便道砖5500平方米,新建了一口饮水机井,铺设了供水管道,还打通了草原天路的直达小环线,大大缩短了到鸡冠山景区的通行时间,给村里带来了很多游客。

作风支撑,“网红”才能变“长红”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须臾离不开干部作风支撑。为夯实这个基础,张家口市纪委监委一手抓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一手抓从严执纪、密集通报,营造震慑常在氛围。

“没干村书记之前,我对这方面没有特别在意,真干起来才发现确实难。国家和地方给农村投入这么多资金,一年到头过手多少钱啊。”李丽娟讲道,这几年里,当她听到周边其他乡村干部出事,自己虽然不理解为啥这些人还要拿老百姓的钱,但也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风险和责任。

“老百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乡村振兴的钱一厘也不能碰。”采访中,张家口市纪委常委毕小健介绍,针对乡村振兴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张家口市纪委监委坚持有一起查一起,有一个抓一个,依规依纪依法顶格处理,就是为了释放越往后越严的信号。“别看就这么一条草原天路,多少老百姓指着这个吃饭,多少农村盼着通过这个致富呢。任何时候搞监督一阵风,都有可能导致致富一场梦。只有一锤接一锤地坚持下去,才能真正把‘网红’变成‘长红’,把乡村振兴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张家口日报记者 亢春宁 《中国纪检监察》记者 原晓红,原文有删减。)

编辑:张燕梅


作者:

河山新闻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