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八一”|优化涉军法律服务,他们守护军人荣光!
2023-08-01 14:4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守护最可爱的人

永葆对军人的尊敬

首都司法行政系统

全力做好军人军属

及退役军人权益保障工作

今天来看这两个区有何做法!

西

近日, 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收到市司法局协调的驻昌平区某部队现役军人家属的援助信息。某现役军人的岳父郭某,在户外帮工过程中因气温较高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在维权过程中遭受困难,特申请法律援助。西城区法援中心当日受理,第一时间与受援人及其家属沟通情况,在审查其满足援助条件后,当日予以审批并指派具有军人军属办案经验的律师承办案件。收到指派后,律师立即会见受援人家属,积极与家属所在部队沟通,确定相关诉讼请求,决定主张请求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经济损失,并代写起诉书,协助家属准备相关证据材料。日前,案件已完成立案手续,现待进入审判程序。西城区法援中心将继续跟进案件进展,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

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

设立军人军属法援绿色通道

在受理、指派、办理环节中

做到“四个当日”

即当日受理、当日审批

当日指派、当日会见

以最大程度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

01

开展业务交流会

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西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与中央军委某部开展业务交流会,从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方面综合性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

02

开通军人军属咨询专线

在全区律师中遴选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备军队背景的律师成立军人军属法律服务团。于每周五邀请具有军旅经历的律师提供专业性法律服务。

03

建立联动机制

积极对接西长安街街道、什刹海街道司法所,达成共识,多方联动,以专业、高效、便捷为宗旨,为军人军属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必要时可提供上门服务。

04

搭建联络桥梁

主要法律咨询信息收集汇总后,通过联络人、联络群传达交流,并安排具有相关经验的律师为其解答,最大程度保障其保密性、专业性、高效性。

杨某退役后在通州区某公司就职多年,公司与其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却拒绝支付拖欠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无奈之下,杨某通过退役军人联络点向法援中心寻求帮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受理了杨某的援助申请,并优先为其指派了细致耐心、经验丰富的杨律师代理案件。杨律师接到指派后,迅速与杨某取得联系。得知其在老家照顾母亲不便来京,杨律师利用“五一”假期赶赴京外,为杨某提供上门法律服务。最终,经过杨律师的积极沟通和努力,双方达成调解,案件取得了圆满的结果。杨某对法援中心及援助律师十分感谢,专程赶来为中心工作人员及杨律师赠送了锦旗。

2020年6月,为维护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合法权益,畅通法律服务获取渠道,通州区成立了全市首家退役军人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有需要的退役军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自工作开展以来,已接待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法律咨询388件。

01

设立法律援助窗口

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大厅设立法律援助窗口,建立律师值班制度,由区法律援助中心安排律师每周三值班,免费解答法律咨询,为全区退役军人提供便捷、精准、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引导退役军人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与区4所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作,便于服务对象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与法律建议。

02

针对不同领域开展精准服务

退役军人在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单方辞退劳动者等,损害其合法权益。

律师向当事人释法,讲解如何保留证据,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针对经济困难符合法律援助范围的情况,让其到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涉及老人想立遗嘱不知如何处理的情况,法援律师耐心讲解,立遗嘱的条件及方式,同时针对70岁以上年龄老人符合公证条件的,建议老人去公证处免费做公证遗嘱。

涉及拆迁安置问题,来访人员对法律及政策不了解的情况,律师帮助其分析拆迁方案及政策,明确其权利、义务。

针对已生效判决咨询等情况。律师告知其申诉程序及维权途径,对其不能理解判决或裁定文书,帮助其阐释法律依据,帮助来访者作出正确判断。

持续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服务工作力度,首都司法行政将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部队改革发展、备战打仗提供坚实服务支撑与有力法治保障


作者:

京司观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