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新意 融情共建家
2024-02-23 17:3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望坛棚改项目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之一,是本市核心城区体量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望坛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6.59公顷,涉及住宅房屋产籍5000余户。永外街道秉持“初心永定,擎炬为民”的服务情怀与责任担当,以“假如是我回迁”的思想为指导,圆满完成望坛棚改项目首批2268户居民回迁任务,占望坛总回迁居民的50.3%。首批回迁工作完成之后,望坛新苑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而找准社区治理路径关键在于发掘符合本社区特色的基层治理契合点和切入点,但回迁社区的基层治理困难之处往往在于社区秩序的确立、回迁居民旧习的转变以及社区集体意识感的建立。

为探索回迁社区治理新道路,望坛新苑社区筹备组自成立起坚持党建引领,加速“崇文争先”,做实“六字文章”,以为民服务为核心,以“吾家”系列为品牌基点,在思想上强化理论武装,把准基层治理前进方向,提升统筹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在工作中通过强化社区管理、提供温情社区服务、动员居民自治参与、组织活动加强居民融合“四步走”,多措并举共筑望坛新家园。家庭是社区治理的基本细胞,社区筹备组以回迁服务工作为基础,创新性建立“家•心愿YUAN”社区治理品牌,使居民有“家”的概念、“家”的认同感、“家”的行动力,从而拓展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局面,促进社区和谐,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解锁社区治理新起点——社区管理:坚决管住“第一户”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回迁社区治理难题往往集中在回迁居民随意晾晒、堆物堆料、私搭乱建等平房区居民旧习,社区治理的第一步在于社区秩序的确立,关键就是管住“第一户”,杜绝“破窗效应”的潜在发生,从而帮助回迁居民逐步养成良好的楼房生活习惯。居住在琉璃井路3号院7号楼的胡阿姨就因楼层低,私自安装外扩护栏,社区筹备组工作人员在巡逻时第一时间发现,立马上门进行沟通,但胡阿姨一听是让她拆除外扩护栏的,态度十分不友善,都不让工作人员进门,筹备组工作人员吃了好几次“闭门羹”,但工作人员不放弃,一直坚持上门劝说胡阿姨,在门外多次讲明安装外扩护栏的危害。自此阿姨家门口就成了筹备组工作人员每天的必打卡之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胡阿姨被筹备组工作人员耐心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动了,能与工作人员面对面坐下来进行交谈,工作人员反复说明私自安装外扩护栏对小区整体外观环境的破坏,以及安装外扩护栏有可能破坏保温层,引发漏水等隐患问题,通过观看小区整体设计图、讲解以往的案例,耐心细致地进行劝说,最终做通胡阿姨的思想工作,通过社区筹备组联系物业进行了拆除,这样,安装外扩护栏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第一户的顺利解决,给望坛新苑社区筹备组后续推进各项工作开了个好头,也在回迁居民中得到广泛传播,社区筹备组的有力处置使得很多有想法跃跃欲试的居民打消了念头,充分起到了警示、正面引导的积极作用。管住“第一户”是构建社区秩序的第一步,是浇筑社区管理的坚实基础,是打造美好望坛新家园的有力举措。

望坛新苑社区筹备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第一时间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坚持执行“社区筹备组-物业-开发商”联席会制度,筹备组巡逻小分队分组包片,联合“吾家有治”社区志愿者队伍,每日开展早巡查、晚巡查,周末不间断,将回迁入住预见的堆物堆料、随意晾晒等问题提前处置。自首批居民回迁入住后,社区筹备组发现新增违建6处,通过群策群力、耐心劝说、积极沟通的方式,持续不间断做居民工作,最终都完成了拆除,社区筹备组也进行大力宣传,引导回迁居民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共同维护家园。回迁半年多,小区整体面貌与今年4月交付时无差别,始终维持初始面貌,社区筹备组致力在“零违建”上不断前行,让社区迈向有序管理、有效善治的方向。

厚植社区治理新土壤——社区服务:24小时服务不打烊

5月5日是适龄儿童入学信息采集的首日。早晨9点一上班,社区筹备组工作人员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来了。“是社区筹备组吧,麻烦问下我家小孩入学登记地址和社区选项怎么填呀?”“网上公布的电话我们打不进去,真是急死我们了!”“现在什么情况都不明确,会影响我们家孩子入学吗?”“您先别着急,我们先记录您的具体情况,问明白政策后联系您。”工作人员一一耐心地回复着居民。同时,根据之前摸排整理的居民台账,筹备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可能存在入学需求的居民,询问孩子的入学情况。短短一上午的时间,现场来访、来电咨询、主动询问的居民共计50余户,筹备组成立专门的入学微信工作群,有效安抚居民的焦急情绪。孩子上学是大事,万一信息填错了,耽误孩子一辈子,社区筹备组立刻将适龄儿童入学信息采集的问题汇总上报街道社区建设办,在社区建设办的调度和指导下,工作人员牺牲午休时间,坐车来到位于和平里中街37号的东城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就居民遇到的普遍问题逐一进行了咨询,迅速分头联系答复上午咨询的居民,并在微信群中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让居民本就悬着的心踏实了下来,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有居民说“这个事情本不是社区筹备组的工作,但他们愿意为居民大热天跑一趟,就冲这个态度和服务,我愿意信任他们!”

除了帮助居民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问题,社区筹备组还陆陆续续处理了地库喷淋管爆裂、电梯突发故障、应急停电、老年人买菜困难等众多事情,均以零投诉、零舆情彰显了筹备组社区服务的温度、速度和力度,是居民对社区工作最大的认可。除了处理各类事情,有的社区工作者甚至都“长”在了居民家里,切切实实把居民家当成自己家,把居民遇到的小事、难事当成自家事,从“服务到家”到“在家服务”,真正与居民成为了“一家人”,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社区服务是群众家门口的服务,办好群众关心的小事,就是社区治理的大事。望坛新苑社区筹备组打造7*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线下”社区服务,将“为您服务”转变为“我们在一起”,以真情、真心、真实的服务态度和行为,用满满的爱心及时回应居民需求,打造“吾家有爱”工作法。在回迁居民陆续办理入住后,社区筹备组从一件件生活“小事”入手,把脉居民需求,总结归类、系统分析、链接资源,有效形成社区服务清单,项目化推进社区服务走深走实,下好服务“先手棋”,打造社区服务强劲引擎。

引领社区治理新风尚——自治参与:您有需求,我来回应

望坛新苑社区的居民来自5个不同的社区,居民对新社区的认可度和信任感不足,诉求表达途径有限。为了回应居民关切问题,畅通居民诉求渠道,社区筹备组依托“家•心愿”品牌,建立了“吾家有应”居民接待日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固定“时间、地点、接待人员、接待方式”,由社区筹备组成员、物业项目负责人、开发商现场接待,用接地气的方法,耐心听取居民诉求,积极回应居民关切,帮助居民切实解决问题,以共商共治的方式,为“家”的建设出谋划策。

琉璃井路6号院1号楼的王先生,第一次来居民接待日时,因燃气热水器管道排烟口在自家开放式阳台上,没等坐下就嚎啕大哭,社区筹备组工作人员解释一句话都听不进去,社区工作者只能一边安抚居民情绪,一边与开发商积极对接,共同商量办法为居民解决问题。经过实地查看、反复沟通、多轮协调,王先生的诉求得到了妥善解决。自此,王先生把社区筹备组当成了自家人,有事就找包楼社工,还自愿加入到“吾家有治”社区志愿者队伍当中来,成为志愿骨干力量。在每次居民接待日上,社区工作者一次次耐心地回应,一声声“大爷大妈,您有什么需求吗”,一张张面对居民微笑的脸庞,我们看到的是社区筹备组为居民百姓解难题、破困局、谋幸福的用心,背后流淌的是他们对居民的深情厚谊。

至今,社区筹备组共计开设了6场常态化居民接待日、2场专题居民接待日,累计接待居民110余人次。从第一场现场秩序混乱、居民情绪激动、嚎啕大哭,到后来居民有序来访、条理清晰表达诉求、认真倾听社区筹备组回复,居民逐渐了解并认可社区筹备组的工作,共有21人自愿加入“吾家有治”志愿者队伍,成为社区治理的群众根基。社区筹备组也通过一次次居民接待日,探索回迁社区协商议事工作机制,打造“事事有协商、事事有回应”工作模式,逐渐引导居民社区自治、推动开展议事协商,从而真正做到“居民事、居民议、居民管”,实现基层社区微治理。

开辟社区治理新航道——居民融合:初心如故,乐享生活

“年轻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结婚也没有个仪式,多亏了社区的这次活动,我们的金婚也有了仪式感,更高兴的是今天认识了很多新街坊,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刘奶奶感慨道。9月22日上午,双节来临前夕,社区筹备组依托永外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吾家有乐---初心如故、岁月流金结婚纪念”居民融合活动。活动现场来了10余对老夫妇,以时光为轴,一起回忆结婚时的一句承诺、过往岁月的相濡以沫、携手走来的人间真情,畅谈几十年家庭的幸福往事。每对夫妻中的男士亲自将手捧花送给妻子,女士亲自为丈夫剥一颗糖,大家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畅谈现在的生活状况和未来打算,逐步热络、熟悉起来。最后,大家共同切下蛋糕,寓意着今后生活圆圆满满,老街坊、新邻居的心紧紧融在了一起。

“吾家有乐---初心如故、岁月流金结婚纪念活动”不仅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获得社区与居民的一致好评,有效引导邻里关系向和谐融洽方向发展,成为居民融合的共同纽带。社区筹备组致力通过“吾家有乐”品牌,创新社区文体各项活动,结合回迁居民的需求和特点,精准分类,围绕各类传统节日设计不同主题,陆续开展“非遗脸谱绘画亲子活动”“‘望·践’孝行,‘永·定’孝心重阳节活动”“健康养生大讲堂”等社区特色活动。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多方联动的方式满足社区不同人群在生活、学习、休闲各方面的需求,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不断促进居民融合,让社区居民同心聚力共建和谐社区,打造回迁社区治理新格局。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望坛回迁社区将重点围绕社区治理实际问题,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凝聚居民合力,汇聚共建力量,以成效深耕“家•心愿YUAN”社区治理品牌,持续探索回迁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常态化、长效化模式,真正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焕新自治活力,共建望坛美好新家园,绘就望坛绚烂新图景!


作者:

门头沟社会组织联合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