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位于北大红楼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基本陈列“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8月1日,北大红楼开放个人预约参观,不少市民前来观展。
一幢红楼,百年沧桑。走进重新布展的北大红楼,958张图片、1357件文物、40件艺术品、13个珍贵影像视频将一个个光辉的历史场景瞬间定格,带领观众走进那个澎湃激昂的年代。
全面修缮后的北大红楼外景
当日9点,北大红楼南门,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的退休干部顾玉超成为第一位观众。他说,“这里是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好地方,一定要来亲身体验一下。”
现场进行健康宝扫码登记
从接受团体预约到对团体和个人全面开放,北大红楼做足了准备——按照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门口增加自动测温仪、增设扫码标牌;在入口处搭建遮阳棚、设置一米线、自动票务打印机等;为避免观众磕碰,馆内所有玻璃展示橱窗的外角均配置了弹性防撞角;展厅门口、楼梯处加装了警示条带。楼内安全员关注着各层各展厅客流量,及时与解说员和引导员进行协作疏导,避免参展过程中出现拥挤情况。
讲解员为观众讲解
通州玉桥中学学生上官一诺在展厅仔细参观。她说,看着珍贵的影像资料,仿佛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力量,这里是学习历史最好的“教室”。
北大红楼讲解员金鑫在为观众认真讲解,“每周一闭馆时,我们都在馆内参观学习,团队上下已经形成了一股浓郁的学习氛围,每个人都希望将最好的服务与环境提供给广大观众,将红色的种子播撒给更多的人。”为做好讲解接待工作,北大红楼组建了20人的讲解员团队,进行了半年的集中培训,邀请党史专家、礼仪专家等进行授课、培训。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介绍,北大红楼6月29日起面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开放,截止到7月31日共接待团体参观950余场,近4万人次,整体运行平稳。为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除讲解员定时讲解外,展馆还开通了扫码收听有声导览服务,观众可自带手机耳机扫码收听,也可到咨询台租用专门订制的讲解设备,享受到覆盖所有展厅的一对一讲解服务。语音导览内置了8种语言的导览,以满足更多国际友人的到访参观。
讲解员为观众讲解
据介绍,自6月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体开放以来,共接待50万人次参观,各展区活动亮点纷呈。东城区重点做好“1+9系列展览”相关工作,“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专题展成为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体验课堂。
小朋友在留言簿上进行留言
此外,由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牵头,北大红楼将目前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的网上预约渠道,统一汇总至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公众号预约系统,打造矩阵式预约平台,方便观众进行预约参观。日前,“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已经正式上线,观众可使用第二代身份证实名预约7日内的参观(每个身份证号每日限约1次),并可在公众号中阅读到重要新闻、红楼动态、媒体关注、学术前沿等版块的文章。
预约方式
通过“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使用第二代身份证实名预约7日内的参观(每个身份证号每日限约1次)。
咨询电话:
010-52208928/010-52208929
预约流程如下:
1.关注“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
关注后点击菜单栏右下角的【预约】;
2.个人观众
进入预约页面,个人观众点击【个人预约】;
选择【参观日期】和【入馆时段】,并认真阅读【预约须知】及【疫情防控期间参观须知】后点击【预约参观票】;
3.团体观众
进入预约页面,点击【团体预约】;
点击【登录】按钮进行登录,首次登录需先【注册】。如实填写相应信息,点击【提交注册信息】。提交注册信息后团体用户会显示以下界面,等待馆方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审核,待审核通过后,团体观众即可进行预约。选择【参观日期】和【入馆时段】,点击【立即预约】,填写【联系人信息】,点击观众者信息中的【模板下载】,填写好观众信息后点击【上传表格】将此名单上传,确认所有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即可提交预约。
交通路线
北大红楼(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
本馆无停车场且周边交通流量大,建议绿色出行。
1. 乘坐地铁出行的观众,在地铁8号线中国美术馆站下车,步行至本馆。
2. 公交线路为58、101、103、109、111、128等路车,在沙滩路口西公交站下车,步行至本馆。
入馆及安检
观众出示本人预约时使用的身份证原件,提前准备好本人实时健康码(可通过北京健康宝小程序申领)、14天到访地行程查询和预约二维码,配合工作人员检查和健康监测,相关信息未见异常方可入馆。
来源 | “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
文字 | 杨绪军
摄影 | 邓伟 等
编辑 | 小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