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筹建中,北京建院承担了北京冬奥村、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媒体中心等非竞技场馆的设计工作。11月20日至21日上午,北京冬奥村开展了一次“全流程、全要素、场景化、实战化”的运行测试“模拟战”,为2022年1月27日正式开村奠定基础。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媒体中心也已交付OBS(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使用。这些蕴含建筑关怀的非竞技场馆拉起冬奥会的一道别样风景线。
北京冬奥村:“进村”等于回家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南部,北京冬奥村首次接受“全要素、全流程”的实战演练,774人组成43个“代表团”和1个“观察团”一起“进村”,检验北京冬奥村的建设成果。
北京冬奥村占地23.6公顷,由居住区、广场区和运行区组成。冬奥会期间,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预计接待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参加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单板滑雪(大跳台)7个项目的1670名冬奥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冬残奥会期间,预计接待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参加残奥冰球、轮椅冰壶项目的534名冬残奥运动员及随队官员。
相较于传统的建筑设计,北京建院在冬奥村项目上进行了创新性尝试,设计过程由项目制变成产品制,落成后,北京冬奥村本体建筑会形成一个产品,未来许多功能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升级。也可以说是许多链接未来的理念和硬件需求,在最初的设计和建设中都有“留白”。
北京冬奥村的设计概念源自传统的四合院形制,通过围合和开放的变化,形成私密与共享巧妙结合的院落居住空间。中心通过四组建筑来组织整个区域的门户空间和视觉中心,周边的建筑结合主体建筑完善沿街界面。通过打造三轴,两环,多界面的丰富格局,呈现现代合院大气稳重的空间气质,创造出新时代的院落空间。
在住宅建筑上,北京冬奥村采用了钢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内部空间完全可以灵活分割,建筑的外围护系统采用层间装配式复合外墙体系,不仅让室内空间有均好性,又能契合城市机理的一些变化,建筑屋顶为开放公共空间,屋顶太阳能系统、屋顶花园等都被考虑其中。装配式的建造体系也让整个施工进度和现场施工条件得到了改善。构件、管线、设施、部品等大部分都在工厂完成,提高了建筑工业化集成水平。
北京冬奥村强调“家”的感觉。北京建院设计团队坚信,建筑除了技术层面,还有人类情感层面的追求。居住区内所有住宅楼的首层均面向小区开放,为住户提供舒适、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标准层设置独立电梯前室,增强该区域的私密性及仪式感。户型单元平面规则,核心筒标准化,室内开间梁柱布局模数化,利用框架结构的性能优势,实现户内无承重墙的灵活拓展空间。开门入户以后,就打开景窗视线通道,户内公共空间流动,希望能让每一位入住的运动员找回家的舒适感。
回归家的本质,就是北京冬奥村设计里蕴含的寓意。赛后,北京冬奥村将成为国际人才的配套保障公寓,这个“家”理念的设计,也是为了服务未来入住的专家人才。公寓里还细心设计了许多智能化细节:窗帘自动开合;有的房型卧室床头还配置了小的遥控面板,可以一键控制卧室灯光;卫生间前通道、卧室前通道等公共区域还配置了人体红外感应器,人来亮灯,人走灯灭。
北京建院还为北京冬奥村量身打造了无障碍设施方案,运动员可通过手机APP进行村内无障碍路线导航,查看无障碍设施使用状况并进行预约。数字化的BIM模型也被应用于北京冬奥村运营中,赛时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的赛时赛务服务,赛后为住户提供集家居、安防、智能为一体的理想生活。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飞鸟”向未来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媒体中心(简称MMC)是北京冬奥会赛时媒体总部和媒体记者的主“赛场”。赛时的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规模最大的新建项目,冬奥期间预计接待12000余名注册媒体和转播商。它既是报道和转播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盛况的国际新闻编辑部和电视信号制作传输中心,也是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以及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的赛时指挥部。
一眼望去,场馆外立面由白色幕墙搭配通透大玻璃组成。幕墙主要用搪瓷钢板展现出来,是首次跨界把汽车磨具工艺用作幕墙外立面,上面的一个个三角形形似小鸟,排列构成群鸟造型,与自然和谐呼应。冬奥期间,来自全世界的媒体将看到,阳光透过幕墙上错落有致的“飞鸟”洒向室内。
智慧化、向未来是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最大的特色,呼应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口号。赛时,场馆将开启智慧化运行,智能化防疫措施、多类型服务智能设备将为新闻媒体记者和持权转播商提供7×24小时服务。
防疫方面,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将依托冬奥赛时智能化防疫措施,形成冬奥视频监控智能分析体系。届时,人员从进入场馆开始,系统即开始对其防疫数据进行监管,一旦发生异常,系统联动报警,并可追溯该异常人员所接触的人员。
为场馆内提供餐饮的餐厅也是一处“智慧餐厅”。智慧餐厅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分为西式快餐区、中式快餐区,正式运营后将有汉堡机、炒锅机、煲仔饭机、小吃机等约120台餐饮智能设备投入工作,能同时服务数千人。
赛事结束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还将继续建设,作为会展建筑使用。全部建成后,将与国家会议中心一期共同组成总规模超130万平方米的世界级会展综合体,既能满足高端政务、国务外交活动需求,又能满足大型国际交往活动和商务会展活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