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服务首都发展,加快“四区”建设奋斗目标,结合“两大服务品牌”和区级23项重点任务,昌平区选出10月快干之星、通办榜样,先进个人1人、先进集体9个,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快干之星”
延寿镇接诉即办工作专班
延寿镇接诉即办工作专班,由镇机关5名干部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审核把关等全流程作业。该镇接诉即办10月直派工单成绩排名全市第1,连续5个月位于全市前50名、3个月位于全区第1。在工作中,明确各科室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办件人,以“真包案、真化解”“谁包案、谁负责”为原则,推行亲历型办件方式。
针对村民宅基地翻建过程纠纷诉求,推动实行《延寿镇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针对村民电动车充电需要和安全保障诉求,主动上门安装小型“充电箱”……切实用行动争取认可、用成效赢得满意。
“快干之星”
昌平区社区防控组数据组
昌平区社区防控组数据组,由20名区属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与22个镇街、相关部门联动小组昼夜奋战、团结作战,严格落实“从快排查、从严管控”要求,高效完成风险人员大数据派单排查、居家服务管理等各项任务,为守护“昌盛平安”提供坚强保障。
10月份,累计接收反馈市、区级大数据派单63.78万条,超过全年派单量的1/4,均快速排查、精准落位。针对居家落位管控,派单落位准、排查快、管控严,制发管控区门磁安装、服务保障等9项制度规范,及时对管控不到位、问题频出点位进行提醒修正,确保管理服务到位。组织各镇街常态化开展涉疫风险人员主动摸排,累计摸排6万余人次,均纳入社区管控,最大限度保障居民健康安全。
“快干之星”
回龙观街道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分指挥部
回龙观街道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分指挥部,集中拆违6.9万平方米,地毯式排查督改环境问题近4700处,主动治理乱堆乱放等网格案件1.1万余件;推动8个小区环境品质整体提升,挖掘织补实体书店9家、暖心驿站等便民设施38处,设置20余处特色景观小品,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依托文明实践站中心(所、站),实施“8+N”服务项目19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407场,在辖区范围内布设公益广告100余处,试点推进“回天有约”议事协商、打造“寺锦·回龙观城市会客厅”,涌现“融情步道”“龙城花海”等示范成果,亮相金域华府等7个首都文明示范社区、龙域东一路等3条文明街区,推动文明创建取得亮眼成效。
“快干之星”
昌平区疫情防控闭环转运工作专班
昌平区疫情防控闭环转运工作专班,由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抽调精兵强将和业务骨干组建而成。今年以来,先后高标准严要求闭环转运上海、海口、三亚等地返昌人员1567人,转运期间实现零差错、零失误、零投诉。突出日结清、精管理,综合协调组执行7*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确保全环节特别是夜间转运无缝衔接、同频共振,确保全部涉疫人员应转尽转、应隔尽隔。总结提炼“收、核、联、接、报”五步工作法,内场负责闭环转运整体协调、物资保障、信息核实等任务,外场负责与铁路、机场对接,第一时间在集散地做好镇街分流工作,全程用耐心、爱心解决转运人员实际困难、消除疑虑误解,被群众评为有温度的专班。
“快干之星”
魏振雄
魏振雄,中共党员,区城乡环境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以提升城乡环境品质为己任,思路清、措施实,敢担当、能创新,有力推动全区城乡环境考核9月位列平原新城第1,第三季度综合成绩位列第2。
牵头创新“一二三”工作法,累计解决各类环境问题5.4万余处,有力提高工作实效性;采取“卫星+监控”“作战图+难题库”“自转+共转”三项措施,累计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2500余个、难点问题800余处,有效提高工作针对性。同时,以步行检查、拉练比拼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自我体检”,主动发现、督促整改260条主要道路问题6万余处,实现我区小卫星监测问题、环境问题诉求案件、市级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点位等三个负面指标数量锐减,推动全区城乡环境建设向前迈进一大步。
“通办榜样”
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规划实施科
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规划实施科,是一支由“8090”后组成的专业团队。先后编制完成重点医药健康产业实施和地块规划类方案10余个,提供用地约172公顷、建筑面积约164万平方米,精准保障CPNL、百济神州等10余个医药项目落地建设。对照昌平区重点产业项目表,全力破解环节多、流程长、问题杂等审批裉结,梳理规范涉及规自相关工作环节,同步推进街区控规、实施方案、建筑方案,实现审批建设无缝衔接,跑出从启动到开工仅84天的“小米速度”、从拿地到开工仅10个工作日的“生命园速度”。仅用58天完成中海汇智里项目从会商到规划许可证办理流程、压缩审批周期近50%,创新北四村集体产业项目“双投入”模式,为昌平区招商引资创造更优环境。
“通办榜样”
昌平区统计局工业投资科
昌平区统计局工业投资科,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服务发展、惠及企业为目标,拓展工作思路、匹配统计产品,高效推进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房地产开发和能源等领域统计调查提质增效、行稳致远,为科学决策提供统计支撑,助力昌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累计产出高质量统计产品80余篇,有力保证工业、能源等领域在全市综合考评中常年名列前茅,逐步打造形成“昌平统计”分析品牌。
“通办榜样”
区科委高精尖产业促进中心
区科委高精尖产业促进中心,主要负责高新技术企业培训指导,评审认定及服务管理等工作,团队战斗力、执行力、创新力强。在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工作中,通过提前谋划、精准辅导、市区联动,对部分领域的优质企业实行“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审批用时较常规审批流程压缩80%以上,有力保障全国首批认定企业数量中昌平独占9成、市级认定企业中昌平排名第1。面向企业构建“政府+创业载体+企业”协同共建服务体系,三年来开展认定培训100余场、培训企业7000余家。研究制定《昌平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支持办法》,精准助力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研发支出总额、税收总额、区级财政收入等同比增长超过10%,高新技术企业对区域经济社会贡献度日益凸显。
“通办榜样”
昌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昌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推行党建引领“双融双促”工作法,秉承“人人都是窗口、处处都是窗口”服务理念,建院以来人均年办案量300件,3.86万起案件得到化解。近3年成功将6000余起争议化解在基层,调解率达到96.3%、同比提高15.2%。会同相关单位建立北京市仲裁系统首批法律援助工作站,联动成立速裁庭,同期超47%案件在速裁阶段得到化解,平均结案时间缩短为30.25天。先后及时处置市民热线及信访案件1000余件、精准排除41个风险隐患,有效保障社会面安全稳定。
“通办榜样”
未来科学城集团供地专班
未来科学城集团供地专班,聚焦“搞活”未来科学城,按照“入市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接续机制,攻坚克难、奋勇争先,持续提速土地开发、强化土地供应,年内统筹5宗商品住宅用地、3宗产业用地实现供应,完成土地成交价175亿元、回笼土地开发成本135亿元,供地数量、政府收益均占到全区总量的3/4,履创近年同期新高。高效力推进供地手续,强化供地全生命周期管理,49天完成小米二期项目供地实现拿地即开工、20天完成文华路北延道路建设、15天完成小汤山工业园征地结案,成功打造未来科学城供地服务新标杆。
为“快干之星”“通办榜样”点赞!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