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水库被称为燕山脚下耀眼的明珠,郭家坞村位于怀柔水库上游北侧,属于怀柔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为了保护怀柔水库生态环境,改善村居生活,怀柔区各级政府部门2019年起推进怀柔水库库滨带建设项目,然而这一民生项目的推进迟迟没有进展。
本期《向前一步》来到郭家坞搭建沟通平台,邀请村民代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寻项目遇阻的真实原因、商议如何保障水库生态环境与村民个人利益实现共赢,为历经65年风雨的怀柔水库打造一条新生之路。
利于发展的民生项目
为何遭遇不满?
在怀柔水库1958年建成以来的几十年间,为了保护水源地,郭家坞村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发展,产业发展受到限制成为产业空壳村。为了改善生活,村民们小片开荒种植、养殖或开办民宿、豆腐坊。这次修建库滨带,既能更好的涵养水源使得“65岁”的水库焕发新生,也能改善村庄交通微循环、提升村居环境,还能给予村民适当的补偿,然而离水库较近的几户村民并不接受,反而纷纷提出质疑。村民为何会对修路不满?不满的背后又有什么隐情呢?
村民提出自留地、宅基地说法
是否有据可查?
录制现场,有村民表示:“这不是小片开荒的地,是自留地”“修路把我们家的地、豆腐房都占了,全没有了”“修路毁树 心疼”……按这部分村民的说法,修建库滨带占用了自家的自留地、宅基地,自己的蔬菜、树木、生意都受到了影响。然而,村支书却说修建库滨带所占的地都是村集体土地。村民和村干部说法完全相反,哪一方属实?双方都拿出了各自的证据,谁的合法有效?
补偿方案分歧不断
忧虑根源在哪?
3万和8.7万、8.5 万和15万,地上物的补偿方案和村民的补偿预期始终存在差距——“我提上限你不接受 你提底线我也不接受”——现场交流出现停滞,一位开办民宿的阿姨也起身打算离开。僵局究竟如何打开,离场的村民能不能回来?镇政府再三强调只能进行适当补偿,这个“适当”又是如何界定的?让人不解的是,多位村民明确说,自己并不反对拆除影响巡库路建设的地上物,那他们迟迟不愿同意签约的原因是什么,这纠结的态度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心理专家的一个举动,缓解了现场的气氛,老村支书的一席话,也让很多人有所动容,6个多小时的沟通之后,村民内心深处的担忧终于浮出水面。找到症结根源,村民们的诉求是否会得到满足?政府部门给出的解题之策又能否消除村民心中芥蒂、驱散他们的后顾之忧?敬请关注北京卫视 21:05 《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