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北工大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23-07-27 22:0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图片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北京工业大学共4项教学成果荣获二等奖,1项独立完成,3项作为参与单位合作完成。其中申报的《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的材料生命周期工程人才培养》以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图片

北工大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图片

快来和工小V一起看看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的

材料生命周期工程人才培养》

团队和成果介绍吧~

 

 

团队介绍

 

团队成员:聂祚仁、崔素萍、王亚丽、高峰、林健、龚先政、王如志、夏志东、毛倩瑾、刘晶冰

 

成果介绍

 

1

成果简介

成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针对工业两化融合对材料专业人才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能力的新要求,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实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成果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材料专业教育的创新理念,创建了双化协同的材料生命周期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规模培养出践行绿色理念、具备双化协同能力、胜任两化融合的专业人才,提出的全套解决方案,为我国材料类专业向新工科转型提供了引领示范。已培养具备两化融合能力的本、硕、博新工科人才上万名,适应当前材料产品和流程碳足迹量化等“双碳”需求,主导材料及产品绿色低碳标准研制,服务建材、有色、钢铁等基础材料及循环绿色发展。

 

2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 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专业教育融合不透;

(2) 双化协同前沿科研支撑教学内容不够;

(3) 数字赋能绿色实践工程创新能力不足;

(4) 校园文化促进三全育人作用发挥不够。

 

3

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专业教育立德树人:构建了双化协同的材料生命周期工程人才专业教育,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2)科研转化教学内容、夯实双化协同基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有效支撑双化协同能力培养。

(3)数字赋能绿色实践、提升工程创新能力:创建对接生产实景、融合数字技术的全流程多场景材料生命周期工程实践平台,满足新发展阶段双化协同需求。

(4)构建绿色校园文化、创新三全育人环境:强化绿色低碳理念,以文化人,持续推进双化协同的材料生命周期工程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4

创新点及推广应用效果

创新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 创建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的材料生命周期工程创新人才专业教育理念创新,率先将具备环境友好理念写入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数字化赋能材料绿色化能力的培养思路,强化绿色转型、材料先行的责任担当和专业素养。将双化协同贯穿于材料设计、制备、使用、循环的全生命周期工程,开拓资源环境、数字技术与材料四要素交融渗透的学科交叉教育。

第二,构建了支撑双化协同工程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机制激励,将国际前沿、学科特色、国家科技奖等100%转化为课程内容。融入资源、环境理论,创设环境材料基础、材料环境负荷分析等特色课程,并出版教材;大数据技术和虚拟仿真融入材料生态设计制备等系列课程,形成了支撑双化协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第三,创建了融合数字技术、融通生产场景的材料生命周期工程实践模式融合融通,依托国家级平台和企业实践基地,基于企业生产情景开发数字技术与专业特色融合的系列虚拟仿真系统,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案例,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校企融通、人机交互、覆盖全过程的实习实训体系;建立了校企联合长效机制和育人模式,提升了学生应用数字技术解析复杂工业流程问题的能力。

第四,建设了沉浸式宣传、融入式教育与融合式发展的绿色教育文化以文化人,通过全方位的沉浸式宣传、多维度的融入式教育、高起点的融合式发展等先进理念,倡导绿色校园文化,为双化协同创造育人环境,以文化人,创建了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办了绿色材料国家级竞赛等,将抽象的绿色化理念融入到日常学习与科技活动及校园生活中。

推广应用效果为规模培养出践行绿色理念、具备双化协同能力、胜任两化融合的材料新工科人才上万人,毕业生已成为我国重点行业和首都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支撑建材/有色行业“双碳”技术、碳排放核算认证等。人才培养新思路、新体系和教学模式,被全国高校的材料类专业借鉴,引领效果显著。

 

 

成果优势

 

1

创新人才贡献社会发展

毕业生已成为我国重点行业和首都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用人单位评价“自觉践行绿色理念,具备双化协同核心能力,胜任两化融合的转型需求”。

图片

 

图片

 

2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批国家级和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5本教材申报“十四五”规划教材,4门课入选国家资源共享、双语示范、视频公开课;获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支部、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3

平台服务环境友好

材料生命周期工程平台为数万学生和教师、工信部节能司及行业协会提供培训。与北京金隅集团共建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支撑 “实培项目”“学子计划”“星火基金”等。研制出材料LCA数据集被ISO执行组织等多家国际绿色发展机构和中国建材联合会等国内材料行业及重点企业广泛应用。

图片
图片

 

4

成果全国广泛应用

双化协同的材料生命周期工程育人创新成果,被全国数十所高校材料专业借鉴,反馈评价效果显著。

 

5

教改影响受益面广

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等国家级教改项目,持续承办材料教育论坛,宣传双化协同人才培养成果,团队成员在光明日报、现代教育报、中国科学报等发表人才培养文章。

图片

 

 

 

北京工业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近年来,学校坚持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的有机融合,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发挥教学成果奖在教学研究改革、实践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学校自2012年3月印发了《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办法》,建立了教学成果奖的奖励机制。经过长年来的凝练总结,优秀教学成果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学校共有119项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些优秀成果不但反映了学校在立德树人、以生为本方面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进展跟成就,更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强化获奖成果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加强机制创新

切实提高育人水平

为建设“双一流”学校及

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工业大学青马班井冈山培训班圆满结班

北京工业大学青马班井冈山培训班开

@全体北工大人,这份北工大暑假生活指南请查收

来源:教务处、材料与制造学部

排版:管优扬

编辑:吕洋、宋霖涛

审核:余乙兵、张海涛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

北京工业大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