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阿拉伯国家联盟助理秘书长、社会事务部部长海法·阿布·加扎莱,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局长高政,北二外党委书记常宇,北二外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参加成立仪式并为中心揭牌。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利于促进中阿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为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仪式上,北二外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中心执行理事长计金标介绍了中心概况,阿拉伯国家联盟助理秘书长、社会事务部部长海法、北二外党委书记、研究中心理事长常宇致辞。参加仪式的还有阿拉伯国家联盟文化与文明对话司司长苏阿黛、驻华代表处代办艾哈迈德、阿中文化领域机制主管艾麦勒、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西亚北非处处长王超、二级主任科员袁吉光以及北二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中东学院师生代表。此次成立仪式获得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关注报道。
与会人员共同参观校史馆
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北二外主办。未来,该中心将积极发挥北二外学科优势,招收阿拉伯国家来华学生攻读学位,为中阿双方培养文化和旅游领域的高级翻译人才、高层次复合型文化和旅游类人才。中心还将定期举办阿拉伯国家文化和旅游行业官员研修班,促进产学研交流互动,建立健全中阿文化和旅游产业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鼓励中阿文化和旅游企业交流互访等,让中阿人民共同在走向美好未来的路上和实现共同发展的路上守望相助,共创辉煌。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同阿拉伯国家陆续建交,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守望相助、风雨同舟。最近10年,中阿民间交往明显更为密切、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也丰富多样化,除了商贸、旅游活动,还主要集中在学术领域。
作为一所以外语和旅游为优势特色学科,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始终积极推进中阿文旅合作。
在学术领域,除了此次成立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北二外还不断拉紧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合作纽带,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贡献“二外力量”。学校曾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共同承办2019年中阿旅游合作论坛,连续四届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创意创业论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现开设31个语种专业,阿拉伯语专业便是学校的优势外语专业之一,多年来培养出众多中阿双方沟通合作的“使者”。
北二外阿拉伯语专业入选“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是教育部阿拉伯研究中心依托专业、中东学院支柱专业。得益于北二外“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能够精通本专语言的同时,还能复合除本专业之外的第二外语和翻译。学生不仅可以拥有广泛的外语沟通能力,还能成为多方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除了培养优秀的阿语人才。多年来,还有大量阿拉伯留学生心怀梦想进入北二外深造,在二外校园感受中华文化、领略中国之美。许多中国学生也前去学习阿拉伯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留学生成为双方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
此次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中阿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成果。未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将大力做好文旅交流、培训、研究工作,集中培养中阿人文交流领军人才,通过产学研结合为相关政府部门、高校智库、企业公司搭建中阿文旅合作新机制、新平台,继续致力于把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打造为一个“研究一流、服务得力、运行高效”的新型特色智库和国际交流平台,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贡献力量!
关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网/官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