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寿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探索走出一条“生态好、环境优、乡村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与绿水青山的“美丽之约”。
环境整治 打造美丽乡村高颜值
走进湖门村,宛若走进了一处“世外桃源”。远处,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依河而建,彩绘、墙画栩栩如生;近处,涓涓小河绕村流淌,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沟渠旁休闲纳凉,为静谧的村庄平添了几分田园风光。
谈起湖门村这些年的变化,湖门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张素珍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据张素珍介绍,这几年,湖门村制定了“一清二整三提升”的环境提升工作机制,累计投入了190余万元,先后清理建筑垃圾300余吨,清理乱堆乱放6000余平方米。并结合自身实际,成立物业公司,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采用‘党建引领+物业服务+长效治理’共治共建共管的工作思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优美的环境,更要有便捷的公共基础设施。近两年,湖门村开展了沿街景观提升工程,整修休闲步道500余米,修建登山步道1000余米,新修建三处景观台,建设文化浮雕、立体彩绘、文化广场,形成特色景观群,展现乡村生活的悠然乐趣。
近年来,延寿镇以整治人居环境为切入口,统筹生活垃圾治理等板块,由点及面,重塑镇域人居环境,全面启动了15个村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累计铺装了5800余平方米的道路,绿化面积46000余平方米,实施给水工程30055米,文化墙粉刷2098平方米,安装路灯1685盏,一幅幅乡村新面貌的美好画面,不断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融合发展 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乡村的美,远不止于此。为了打造“美丽乡村”、留住游客,近两年,延寿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挖掘培育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了湖门“银山宿集”、北庄“严方院宿集”等民宿集群,逐步形成了生态、农业与乡村文化有机融合的互促型产业结构。
去年,延寿镇通过引入“共享际”公司合作运营,将湖门民宿由“草木缘居”全面提质升级为“银山宿集”,同时打造了“山寺空间”咖啡店、“黑山烤房”烤肉、“百合小院”餐厅、湖门“馕坑烤肉”等特色餐饮作为餐饮配套,填补了全镇乡村旅游在餐饮业态方面的空白。
“我们还积极开展自行车骑行、艺术展览、香薰疗愈、国学讲堂、农产品市集等活动,丰富游客体验。结合金秋开展的‘延寿三宝’板栗、核桃、栗蘑的采摘,真正促进文旅农体融合发展。”延寿镇副镇长杨泱说。
凝心聚力 党建引领青苗添活力
延寿镇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延寿镇创新实施“青苗工程”,将政治素质好、干事劲头足、发展潜力大的17名青年干部纳入“青苗干部库”,并深入全镇17个村开展基层工作,进一步激发基层班子凝聚力、创新力,使各村经济社会秩序、村容村貌有了新的发展变化。
“好山好水”是延寿镇的优势,也是最亮丽的生态底色。延寿镇镇长栗云鹏表示,近年来,延寿镇深刻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和“两山理论”,紧扣生态涵养功能定位,深入挖掘文旅农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等乡村旅游产业,基本构建起了结构多元、层次分明、内涵丰富的乡村振兴产业链。接下来,延寿镇将继续研究完善旅游规划,增加文旅服务点位,丰富服务业态,同时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从而让延寿从“一处美”迈向“处处美”,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
图文/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