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党建品牌群引领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
2023-11-26 10:3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北京丰台二中)始建于1962年,是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近几年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现成为一校十址的教育集团。学校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党员占教职工总数的48%。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有特色,党建引领有实效。

焦素琴书记

离队建团

党委委员研究党建品牌

培育1﹢N党建品牌群

建设高品质教师队伍

强教必先强师,我们以党建品牌的培育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示范辐射作用,以此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21年丰台二中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开始启动,作为丰台区首批试点单位,我们系统分析和梳理学校近10年来的办学基础和党建的成功经验,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培育出“尚品党建塑魂立人”的党建品牌。品牌的建设有效地破解了教师职业倦怠、集团治理等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难题,探索形成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的集体决策机制,形成了“同心同德各具特色”的集团治理新格局。

在集团党委党建品牌成功经验之上,学校党组织带领不同校区、不同学段的六个内设党支部,依据各自校区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创建支部党建品牌。第一党支部立足高中学段争创高质量成绩的具体特点,培育出“五星引领”党支部工作法的党建品牌,激发了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二党支部身处学校历史最久的流光楼,受到丰台二中光荣传统深深的滋养,确定了“红烛先锋厚德流光”的党建品牌;第三党支部作为行政支部,以出色服务教育教学一线为己任,培育的党建品牌是“三心服务”党支部工作法;第四党支部结合小屯校区的文化特色,以“静水流深立人达人”为党建品牌;第五党支部以党建品牌“攻坚克难党员先行”成功破解了合并校文化融合、落实“双减”的难题;第六党支部立足丰台二中看丹附小的转型,重塑教育新样态,培育“银槐精神,立德塑魂”党建品牌,在学校价值体系、治理体系、课程体系方面全面改革。

以第一党支部为例:第一党支部是本部高中支部,共有37名党员教师,其中特级教师4人,市、区级骨干教师30多人,硕、博学位专职教师比例超过70%。按照年级分为高一党小组、高二党小组和高三党小组。在落实集团党委工作部署和要求过程中,通过塑造忠诚于党、坚定信仰、修身养德、不辱使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党员之魂,进而引领教师团队立足课堂、提高效能、以身垂范、爱岗敬业、乐学善教、敢于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创造性地将支部党建工作划分成理想信念、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创新、团队互助五部分,对应为“信仰之星”“奉献之星”“育人之星”“探索之星”“协作之星”。在确定了“五星引领”的标准之后,党员教师通过参与“亮星”“认星”“践星”“成星”“耀星”活动践行“五星”标准,达到引领党支部党员及教师发展的目的。

两年间,在学校党委的统领之下,六个支部品牌培育路径清晰,实效性强。新加入丰台二中教育集团的卢沟桥学校党支部“卢沟先锋”的党建品牌正在培育过程中。目前,“1﹢N”党建品牌群的建立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引擎,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党员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将“支部建在连上”,切实发挥了二级党支部及党小组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了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党建带动、引领作用。同时,以党员为示范和先锋,学校整体设计了基于四个场域(生活场域、思维场域、情感场域、生命场域)的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为教师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教师发展提供心理帮助,与教师一起探索教育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教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学校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突出政治功能,创新活动方式,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

学校党委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顶层设计,形成了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体化德育体系,开发了党校团校、班会课程、行走课程、志愿服务、校园四节、生涯教育、社团活动等七大品牌课程。这一德育体系的构建回答并实施了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系列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建立了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一体化”机制,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道路。党组织思想引领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北京丰台二中作为“一校十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教育集团校,在贯通育人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有借鉴价值的中小学思政工作实施策略,核心策略是小、初、高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保障策略是师资队伍一体化培养;基础策略是学校思政工作的一体化落实。

优化教育集团治理机制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集团化办学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一大动向,是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目前,丰台二中教育集团作为有四所小学、六所初中和两所高中、一校十址的集团校,学校将党建与集团管理高效融合。首先学校加强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党委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其次,保障校长的民主决策和实施效能成为集团治理体系的关键所在,校长按照党组织集体决议依法行使教育教学、行政管理、队伍培养等职权,回答和实施“培养尚品中国人”的目标;另外,设立独立于行政外的学术机构,成立协调和评价成员校发展的集团中心,确保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得以落实,这个组织环环相扣,良性互动,形成了独特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明确而合理地配置集团内各成员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了为各成员校协和共进提供保证的效果。

同时,学校实行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党委和行政领导、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人事安排、师生管理、工作规划、文化标识、对外宣传等“十个统一”;尊重和发挥各成员校校本课程特色、地域优势、历史特点、微观管理和干部老师特长、学生特长等“五个尊重和发挥”,有效保障并调动了成员校的主动发展。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教育集团的母体要成为循环的源头,才能让成员成为流动的活水,循环起来,流动起来。教育集团就像波澜壮阔的大海,让教师和干部在此尽情畅游,教育集团挖掘教育资源交换流动的江河,每个集团成员校的每一名干部、教师和学生都像一朵朵不断追求的浪花,永远不会干涸。

总之,学校将以更高站位强化党组织建设,不断改革、创新,切实提高集团化办学品质,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更好地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文/焦素琴(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校长)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