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教育集团科研共同体正式成立,集团校北京市西城区志成小学、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将联手,共同探索区课题的集团化管理、共享特聘专家的智力支持、分享科研成果与实践智慧。
“教育科研是学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成立大会上,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刘继忠表示,以承接区课题集团委托管理试点工作为契机,三十五中教育集团成立科研共同体。在探索区课题集团化管理的基础,集团校建立市区课题的分享交流机制,互通课题信息与研究进展,互相参与研究与学习研讨,联手提升课题研究水准。此外,三十五中教育集团将搭建多样平台,开展集团校内科研管理、学术成果等的研讨与交流,组织教师互学,促进教师提升。
“独行快,众行远。”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校长陈真表示,近年来教院附中着力建设“小而精”学校,相信依托集团的力量、借助共同体的平台,干部教师能够获得更多支持、取得更快发展。“孩子的未来在我们手中。”北京市西城区志成小学校长吴昊表示,集团搭建科研共同体平台,有利于小初更好地衔接贯通,有助于师生更好地共同发展。
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何暄为三十五中教育集团科研共同体的成员校授牌,她对共同体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感谢三十五中教育集团为区域科研体系构建贡献力量。“作为西城区成立的第一个科研共同体,希望用科研为教育集团发展提供新动能。”何暄院长建议科研共同体建设学习共同体,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组织更多的真研究活动,在研究实践中体味研究的快乐;发挥集团独特优势,开展跨学段、跨学科的研究。
当天,三十五中教育集团还举行了2023年度区课题的联合开题会。其中,上午的开题会是西城区示范开题,志成小学李化玲老师负责的课题《小学数学单元实践作业的实践研究》、教院附中鲁哲老师负责的课题《提升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历史漫画教学策略研究》、三十五中诸虹老师负责的课题《学科育人视域下高中英语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及效果评价研究》承担了示范开题的任务。北京教育学院张祥兰副研究员、西城区研修学院闻岩副院长、英语正高级教师吴昊作为开题专家,重点从科研逻辑、教与学的改进等角度给予指导。西城区部分科研室主任以及2023年度区课题负责人参加了开题会。
(文/本报记者李继君;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