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安置残疾人就业2300余人,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9.99%,建成两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完成475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023年,顺义区聚焦残疾人关心关切问题,持续加强残疾人民生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书写残疾人事业温暖答卷。
畅通残疾人就业渠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顺义区通过开展特色技能培训、打造帮扶性就业基地、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畅通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企业工作人员指导残疾人制作文创产品。
在仁和镇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残疾人小王每天通过制作文创产品来赚取收入,她对记者说:“这份工作让我学习了新技能,感觉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强,性格也开朗了。”
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2023年,区残联审核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614家,核定按比例安排就业残疾人2300余人;累计为281人进行培训,举办5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提供400余个岗位;依托26个残疾人职康站,为405名残疾人提供职业康复劳动;通过18家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解决108名残疾人就业。全年为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3900余万元,为824名残疾人发放保险补贴1400余万元。
提升精准康复服务水平
顺义区持续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残疾人王先生在区残联宣传辅具政策时得知,申请辅具可享受购买补贴,便在辅具平台挑选了符合自己身体状况的洗浴椅。他告诉记者:“我现在坐在洗浴椅上沐浴很安全,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服务,我们感到很温暖。”
康复师为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2023年,累计为22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补贴近401万元;为3117名残疾人申请辅具5331件,补贴292万余元;加强白内障复明手术覆盖面,为226名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报销28万余元。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9.99%。
持续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顺义区高度重视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营造氛围,展示残疾人风采。
残疾人在温馨家园参加文化活动。
顺义区两名选手代表北京市参加2023年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分别获得插花第一名和剪纸优秀奖。全年共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近2000场,服务残疾人30万人次。
残疾人在低位收银台结账。(资料图)
顺义区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整改重点区域无障碍设施问题点位110个,建成空港街道祥云社区和胜利街道站前北街社区两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同时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居家改造服务,完成475户残疾人家庭改造,改造申请完成率100%。
2024年,顺义区将全力开展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持续整改无障碍问题点位和创建“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并完成200户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提升残疾人居家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