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举行校园开放日:首设贯通培养学院 “智能比斯兔”成“宣传员”
2024-05-12 16:5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学校的王牌专业是什么?”“新校区的住宿条件怎么样”……5月12日上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沙河校区举办2024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咨询会现场,信息科大学生自主研发的“智能比斯兔”成为学校招生的“宣传员”,为家长和考生提供咨询服务。当天,学校本研贯通培养、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勤信荣誉学院正式亮相。

勤信荣誉学院将首次招生

2024年,信息科大本科招生计划基本保持稳定。今年勤信荣誉学院将首次亮相招生。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芬介绍,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优势开展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学校成立了勤信荣誉学院。通过本研贯通培养、本硕博贯通培养,着力培养厚基础、跨学科、高素质、善研究、能创新的数智科技创新人才与行业领军人才。

据悉,勤信荣誉学院包括勤学班、信立班,实行实体书院制管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分别担任信立班、勤学班的班主任。学院在全校范围内优选师资,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勤学班、信立班学生分别在理工类专业、文综类专业自主修课,执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可按照兴趣跨学科学习和实践,选择创新研究项目、海外交流项目,代替部分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学分。

学院将实行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学校对标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小班教学、个性化、国际化培养。开设荣誉课程,安排全英文课程,学生可申请国际暑期学校获得学分。

人工智能赋能高招宣传

在当天展会现场,信息科大的校园吉祥物“比斯兔”成为一大亮点。

据介绍,“智能比斯兔”底层技术由信息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研发,通过和学校的吉祥物比斯兔结合而成校园智能吉祥物。基于先进的大模型技术、语音技术,针对学校的知识进行微调训练,可以回答与学校相关的各类问题。同时,大模型智能会根据问答内容,判断情绪变化,驱动兔子的耳朵做不同动作。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主任王明涛介绍,智能比斯兔底层技术方案来自信息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发过程中得到了信息网络中心、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各学院的指导、支持与帮助。学生团队学习研究人工智能大模型,设计了多种硬件产品方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参加互联网+、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大赛等比赛。

“智能比斯兔”还亮相广交会,受到国内外采购商喜爱。目前,多名学生已经组成了创业团队,探索将技术和产品商业化。

专业特色赢得家长考生青睐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一所以工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信息学科最为齐全的北京市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高校。

学校是沙河高教园“8+1”大学城中唯一市属高校,是《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北斗星链”内涵发展行动计划》成员校,工程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软科发布《2023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中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共6个学科上榜,入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111计划”,入选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参与建设北京高校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连续6年在《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中位列前40名。在八十七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军工特色、行业特色。

据悉,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5个,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占比70%,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一流专业17个,实现“信息+”专业全覆盖,专业大类“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全覆盖,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规划教材24种。

近年来,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以及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改革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次高招联合咨询会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主办,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45所京内知名高校齐聚信息科大,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一站式”招生咨询服务。当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在咨询会场为广大考生提供升学考试、高招录取方面的权威指导与服务。

(来源:现代教育报)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