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服务人才选育行稳致远
——2024年北京市等级考化学卷试题特点
北辰
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命题依据,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发挥育人功能、价值导向和激励作用,进一步发挥等级考在促进高中、高校育人衔接中的重要作用,服务首都化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
紧扣时代生活,发挥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2024年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一年,国家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的支撑,人才的选育是考试的重要目标。等级考应最大限度发挥考试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1.展现国家科技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第1题以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操控法,从钙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钙41原子的研究成果为素材,展现出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蒸蒸日上,增强考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成就感。
2.紧跟时代发展战略,培养使命担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第11题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新型可降解高分子,不仅展现了高分子化学合成领域的研究前沿,也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了新思路。
3.立足生产研究实践,启迪科学精神
第16题以硝酸制备方法的发展与研究为线索,以典型真实的化学技术发展为案例,促进考生思考技术进步背后的原因,感悟科学研究精神。
4.探秘身边化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第3题酸性锌锰干电池和第4题鸡蛋清的盐析均为考生身边的化学问题。试题通过生活化、体验型、参与式的呈现方式,激发考生对身边的化学问题产生求知欲望和深入学习的动力。
二
突出课堂所学,展现考生的学习积累
考试命题应该为构建良性教育生态发挥重要作用,引导教学把精力放在讲透学懂课程主干内容上,实现课堂提质增效。
1.依据课标贴近教材,考查学科的主干内容
化学卷试题的命制严格依据课标,参考教材。例如第6题大多实验操作来自课标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第3题酸性锌锰干电池,第7题工业生产制取硫酸的原理,第16题以氨为氮源催化氧化制备硝酸,第17题乙酸乙酯的制备等素材均来自教材。
2.联系教学实际,符合考生认知规律
化学卷根据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中学熟悉的角度设置试题,做到既有区分度,又符合考生的心理预期,给不同水平的考生展示的空间。例如第16题定位基础,考生容易上手,对电化学过程的分析又需要考生结合情境应用所学,正确作答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适当的课堂迁移。
3.挖掘熟悉情境,增强试题亲切感
化学卷通过对熟悉情境的挖掘增强试题的亲和力,通过任务设计考查考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第19题情境熟悉,其中蕴含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值得深入探索。试题在亲切平和中考查学生的素养水平。
三
注重素养立意,促进人才选育
化学卷进一步丰富素养立意考查路径,结合学科特点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机融入试题,进行素养考查。
1.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
化学试题注重学以致用,任务设置遵循一般生产研究的逻辑规律,知识融合度高。第18题以黄铜矿生产纯铜的工艺流程为逻辑思路,融合元素化合物、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电化学原理等知识。第19题以科学研究从理论分析到实验验证的研究过程为逻辑思路,融合金属及其化合物、溶液中离子的检验、控制实验条件完成实验设计、平衡移动等知识。
2.重视能力的有效发展
化学试题对于学科内容的考查注重理解内化,需要考生展现真实的能力水平。第18题电解精炼铜,解释所得纯铜量降低的原因。若采用模式化答题方法,仅片面分析阳极反应,不能从本质上解答该问。
3.重视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第17题解释有机化合物中氟原子的作用,体现了官能团对化学键极性的影响。以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推断结构,体现了有机合成中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第19题多处体现控制变量思想方法。
四
坚持稳中求进,深化学科特色考查路径
化学卷在保持命题理念、试题特色、教学导向等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符合学科育人规律的考查路径。
1.稳定命题理念和风格
化学卷延续大气平和、宽广融通的特色,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注重科学探索和实验研究。知识考查上做到不单一,能力考查上做到不模式化,思维考查上做到不超能力,态度观念渗透上做到不贴标签。
2.重视学科基础内容
高素质人才的成长需要有扎实的基础。追求“过新、过深、过难”的教学均易加重考生的课业负担,降低学习兴趣。为引导教学夯实基础,化学卷强化学科基础内容。一是基础试题比例略微增大,选择题加大了基础试题分值,非选择题各题均设置基础设问。二是注重考生十二年的基础积累,第6题浓硫酸的稀释来源于初中化学教材,启发基础培养的持续性。
3.探索多元化实验考查
实验考查应促进考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发展考生解决综合实验问题的能力,避免“黑板实验”和“思维实验”。今年化学卷开始探索实验的多元化考查。第6题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引导考生走进实验室。第19题实验研究的考查从理论分析入手,探究作为实验研究的一部分服务于整体实验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引导中学从多角度开展实验教学,发挥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高考化学试卷试题评析
一、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凸显价值引领
二、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丰富素养考查方式
试题注重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化学真实问题情境作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凸显知识的应用价值,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注重融合应用,体现知识结构化的价值。如第17题融合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等模块的知识,体现出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第18题融合元素化合物、反应速率、电化学等知识解决由黄铜矿生产纯铜工艺中的问题, 第19题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探究过程,融合金属及其化合物、溶液中的离子检验、实验设计、平衡移动等知识,突出了对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考查。
强调关键能力,注重学科思维方法。如第10题以氯资源再利用为素材,考查元素守恒的观念。第17题以解释有机化合物中氟原子的作用、依据断键和成键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等设问,凸显对“结构决定性质”学科观念的考查。第19题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反思,考查逻辑推理的能力,体现敢于质疑、严谨论证、去伪存真的科学精神。
三、突出对化学学科的理解,考查思维能力
试题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科理解和思维能力。如第14题研究不同条件下KMnO4与KI的反应,考查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对比等方法,分析化学变化的动态过程。
试题通过解读图、表,获取信息并与已有知识进行关联解决问题,是化学思维的重要方面。试题通过电池构造示意图、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示意图、实验操作示意图、反应机理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有机合成路线图、实验数据图表等,考查提取信息并应用信息的能力,突出对化学学科的理解,考查思维能力。
四、强化科学教育,突出实验探究
试题把化学放在科学的背景下,关注了化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如第4题B选项,把化学与生物大分子核酸的形成原理相联系。试题注重化学学科特征的考查,如第9、10、11、13等题注重引导学生从微观视角理解化学过程,第6题、第19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意识、证据推理等方面的科学素养。
实验探究题是北京卷的一大特色,第19题在保持往年注重考查证据推理等实验探究能力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实验考查的多元化,首先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Cu、Zn、Mg中可将Fe3+还原为Fe的金属,接着开展实验探究。实验中,当现象与理论分析不一致时,再次进行分析及探究,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排除干扰因素,重新获取证据,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凸显了理论的价值。
点评专家
李伏刚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级教师
张旌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正高级教师
陈瑞雪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级教师
黄满霞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级教师
王笃年 北京市十一学校 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