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凳、木板、绳索、滚筒、棉布……6月18日上午,在丰台区方庄第一幼儿园的操场上,孩子们正根据自己的游戏需求,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组合搭建并快乐地游戏。老师们则在一旁用手机录制着游戏过程,静静地观察,在孩子们有需求时给予帮助并引导。
作为北京市落实《评估指南》、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的环节之一,丰台区方庄第一幼儿园和大兴区第十二幼儿园开放了室内外游戏现场,进行了教研活动观摩和观察案例分享。与会者围绕班级室内外环境创设、班级常规、师幼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观察,并对幼儿自主游戏进行了重点观察,了解幼儿表征和一对一倾听情况。
“除了户外趋向于运动和大肌肉动作的自主游戏之外,在室内班级里,我们也打破区域的限制,分类摆放了各种各样的低结构材料,让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完成游戏。”丰台区方庄第一幼儿园业务副园长温旭辉说。
“今天我感受到了三种力量:学习的力量、教研的力量以及落实《评估指南》的力量。特别在深度了解了孩子们自主游戏背后的想法后,更加坚定了我们改革的信心。”与会代表、怀柔区第一幼儿园园长白晓霞表示。
据悉,此次活动以“聚焦过程 教研赋能 助力发展”为主题,由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联合举办,邀请到了教育部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实验区指导专家王化敏、孙蔷蔷作为点评专家。市教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各区教委有关领导以及幼儿园园长、教师代表共计200余人现场参与。
在下午的研讨会环节中,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作了题为《转变观念 聚焦实践——提升学前教育过程性质量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的主旨报告。门头沟区教委、丰台区和怀柔区教研部门分别介绍了行政和教研在推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落地过程中的实践改革与创新。丰台区方庄第一幼儿园、西城区长椿街幼儿园、昌平区机关幼儿园分享了幼儿园在贯彻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过程中“破”与“立”的尝试与思考。来自大兴区庞各庄第二幼儿园和顺义区石园北区幼儿园的教师分享了保育教育过程中观察、倾听、理解幼儿的生动案例。
会上,教育部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实验区指导专家王化敏老师、孙蔷蔷老师对幼儿园实践现场和集中交流做了精彩点评。王化敏老师高度评价了北京市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实施上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强调了行政与教研紧密合作对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孙蔷蔷老师充分肯定了北京市的探索和实践,指出学前教育是奠定儿童学习和发展基础的关键期,学前教育应借助多元课程促进师幼高质量互动、助力儿童主动发展。同时,强调教育质量是动态的,应关注过程和增值性评价。
市教委学前处相关负责同志充分肯定了各区各园近两年以来围绕质量提升开展自主游戏实践取得的明显成效和宝贵经验,并强调,首都学前教育已经从规模上高速发展进入到内涵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希望各区各园站在更高的视角思考和把握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张熙表示,此次研讨会是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生动实践,凸显了北京作为改革先锋的深入探索和丰富经验,展现了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的双向奔赴,是学前工作者深入思考教育强国战略下学前教育角色的具体行动,是对实践进展、现状以及求索决心的全面展现。她强调,要在借鉴全球经验的同时,努力探索学前教育新质生产力,讲好首都学前教育故事,形成首都学前教育特色。
(文/本报记者 张秋颖)